日本IT企業如何才能不輸中美?

2020/01/06


  美國的GAFA(谷歌、蘋果、Facebook、亞馬遜)和中國大陸的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IT企業日益壯大。日本企業該如何應對中美IT企業的發展?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就此事採訪了旗下擁有網路服務YAHOO日本的Z Holdings的社長川邊健太郎。

   

  記者:旗下擁有網路服務YHOO日本的Z Holdings與LINE就經營合併達成協定。是不是面對中美IT企業的攻勢産生了危機感?

  

Z Holdings社長川邊健太郎

  

  川邊健太郎:網路服務YAHOO的電腦端和手機端用戶總量之和長期位居日本第一,但2019年被谷歌奪走首位。GAFA(谷歌、蘋果、Facebook、亞馬遜)在全世界開展同樣的服務,研發經費(和我們)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2010年代在日本不斷增強。眼下中國大陸的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也在不斷增長。  

      

  單單YAHOO日本個體將會消失在國際網路平臺供應商當中。雖然規模小的日本企業互有爭鬥,但整個行業如果不進行重組,所有企業都將被埋沒。

   

  記者:您提出「目標是成為引領世界的AI(人工智慧)科技企業」。對未來的設想是什麼?

     

  川邊健太郎: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在數位化,利用産生的數據,創造附加價值的數位驅動化(通過數據驅動業務)將會推進。現在是專門進行數據分析的人在創造附加價值,但實現AI化之後,可以不經過人類的手,就能自動實現附加價值的再生産。

    

  YAHOO的強項在於擁有100種以上服務的數據。人類的工作是進行大的決策和處理故障,後面的工作交給AI去做。例如網購與實體店、物流的聯動,採用人工處理的話效率很低。數年之內將全部由AI自動完成,能把貨物高效地發送到用戶手中。

    

  記者:您的目標是成為亞洲第三極,但與中美企業在資本實力上有著顯著差距。在海外的勝算有多大?

    

  川邊健太郎:前提是完成經營合併,在泰國和台灣將充分利用LINE的成功基礎。源自日本的網路服務在海外獲得較高市佔率,恐怕只有LINE能做得到。

    


      

  Z Holdings可以收購在當地有著強大品牌影響力的海外企業,或通過與軟銀願景基金的出資對象進行合作來開展業務。成為源自日本及亞洲的AI科技企業將是Z Holdings、LINE以及(母公司)軟銀、南韓NAVER這4家公司共同的主題。

   

  記者:日本預定從2020年起對網路企業採取新的限制措施。

      

  川邊健太郎:如果是國民要求對網路企業實行限制,那我們就在這種限制的範圍內開展業務。保護個人隱私等意識在不斷變化。我們將根據最新狀況來滿足用戶要求。

       

  日本的限制逐步落實到現實性內容上。我們唯一的願望就是平等地對國內企業和海外企業進行限制。如果對容易監管的日本國內企業嚴格限制,卻對海外企業放鬆限制,日本企業和中美企業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齋藤正弘

    

  川邊健太郎:1996年還在青山學院大學就讀期間就成立了初創企業「電腦隊」。2000年進入YAHOO公司。2012年擔任副社長,2018年接替宮坂學(現東京都副知事)出任社長,並擔任日本IT團體聯盟會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