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為什麼要造汽車?
2020/01/10
數位技術的成長支柱已開始從智慧手機向汽車過渡。結合全球最大規模數位技術展銷會「2020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索尼公開了搭載自身圖像感測器的自動駕駛試製車。美國高通也發佈了面向自動駕駛的半導體組件。索尼和高通雖然在智慧手機用半導體領域握有很高市佔率,但是在汽車用半導體領域落後於人,這兩家企業已開始瞄準自動駕駛等新一代汽車的普及採取行動。
「過去10年的大潮流是行動電話。今後將是移動手段」,在1月6日召開的記者會上,索尼社長吉田憲一郎這樣強調。索尼在此類展會的記者會上主要發佈汽車産品的情況十分少見。
![]() |
索尼社長吉田憲一郎發佈概念車 |
索尼發佈的試製車為純電動汽車(EV),車體由汽車零部件企業加拿大麥格納國際的子公司製造,融合了33個感測器、人工智慧(AI)和雲等技術,可檢測識別人和物體。達到在方向盤、油門和煞車等操作中,多項操作自動完成的「Level2」級輔助駕駛。力爭2020年度在公路上進行行駛試驗。據稱尚無市售計劃。
索尼是把光轉換為電信號成像的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感測器領域的老大,握有全球5成市佔率。不過大部分面向智慧手機。吉田社長也承認,「圖像感測器的性能獲得市場好評,但是缺乏汽車方面的知識」。
索尼還瞄準了自動駕駛的未來。吉田社長指出,「如果汽車變得安全,汽車將變成娛樂空間。我們將驗證娛樂空間的技術和業務可能性」。此次的試製車也具備通過設置在汽車座椅內的揚聲器等使車內變成娛樂空間的功能。
在對於智慧手機開發不可或缺、負責通信功能的半導體領域,份額世界首位的高通也發佈了把多款自動駕駛車用半導體組合起來的新産品。設想用於自動煞車、保持行駛路線、在高速公路上的自動行駛等用途。將從2020年上半年開始向汽車廠商提供,預計搭載相關組件的汽車最早2023年問世。
據高通總裁克里斯蒂亞諾·阿蒙(Cristiano Amon)介紹,包括車載資訊系統等在內的汽車相關訂單已達到約70億美元。該公司1月6日召開了45分鐘的記者會,其中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介紹和宣傳車用新産品和服務上。
在汽車行業,高通以及該公司的智慧手機半導體晶片組「Snap Dragon」的知名度並不高。主要企業是圖像處理半導體巨頭英偉達(NVIDIA)和英特爾旗下的以色列企業Mobileye,這兩家企業在相當於自動駕駛「大腦」的半導體領域展開主導權爭奪戰。
據普華永道諮詢(PwC Consulting)介紹,中美歐的自動駕駛技術市場規模將在2025年擴大至1878億美元,達到2020年的2.3倍。另一方面,美國調查公司IDC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預計為14.8億部,僅比2018年增長1.1%。
此前索尼、高通等一直大力發展擁有自主技術優勢的智慧手機半導體産品,但僅靠這方面的努力,也許很難實現長期發展。智慧手機半導體領域的強者索尼和高通在CES上宣佈重視汽車領域,可以説是他們試圖在日益高級化和普及化的自動駕駛領域極力尋求商機的佐證。今後,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電子、電器、半導體企業採取這樣的行動。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