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半導體設計軟體企業中國業績堅挺
2020/06/11
新思科技(Synopsys)等美國半導體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體企業在中國的業務仍保持堅挺。由於美國政府的制裁,這些企業與大客戶華為的交易本應受到限制,但從財報中看不到影響。浮出水面的是中國其他客戶填補了空缺的可能性。
「我們學習如何(與制裁)共存,仍在中國保持增長」,新思科技的管理層在5月20日的財報説明會上如此表示。針對始於2019年5月的對華為制裁的影響,該公司在避開客戶名稱和數字的同時進行了回答。
![]() |
北京的展會上,海思半導體的展位 |
同行業的鏗騰電子科技(Cadence Design Systems)也如出一轍。2020年1~3月,該公司來自中國的營業收入達到8380萬美元,佔整體的13%。鏗騰電子科技本應以制裁為轉捩點停止與華為交易,但在中國的營收比開始披露資訊的2018年1~3月增長了8成以上。
對於半導體設計來説,電子設計自動化軟體不可缺少,但包括明導國際(Mentor Graphics)在內,全球市場處於被3家美國企業壟斷的狀態。這種軟體的技術非常高端,新涉足很難,中國也未能培育出替代企業。
![]() |
華為此前一直採取讓子公司海思半導體開發半導體晶片的戰略。半導體晶片是支援5G標準的通信設備的大腦。受5月15日美國強化制裁的影響,台積電(TSMC)停止接收為華為製造晶片的新訂單,還有觀點認為,海思半導體的開發遲早會因為難以採購電子設計自動化軟體而陷入困境。
但是,電子設計自動化軟體行業3家美國企業在中國的營業收入仍在增加,同時也並未聽説海思半導體的開發陷入停滯。是何原因呢?日本機械振興協會經濟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員井上弘基表示,「應該關注中國地方政府正在大量採購電子設計自動化軟體」。
在中國,地方政府下屬投資公司正在培育半導體領域的無廠企業,也就是海思半導體的小型版。據稱這種企業的數量在全中國達到近500家。
![]() |
華為(Reuters) |
井上的調查顯示,中國地方政府購買昂貴的電子設計自動化軟體、交給小型無廠企業使用的案例激增。這些訂單有可能彌補了美國企業對海思半導體的銷售減少。井上指出,「如果海思半導體派出技術人員,即使是小型企業也能重現媲美海思半導體的開發環境」。
新思科技管理層學到的「與制裁共存」是否指這種情況不得而知。即使海思半導體陷入困境,華為仍會盡力維持半導體的開發環境。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亞洲科技總編輯 山田周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