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姆社長談日本功率半導體和中國勢力
2022/09/27
用於控制電力的「功率半導體」左右著純電動汽車(EV)的節能性能。在半導體行業,日本企業的存在感正在減弱,但在功率半導體領域,日本企業則擁有30%的全球份額。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就應對激烈競爭的對策採訪了世界半導體大企業羅姆 (ROHM) 的社長松本功。
![]() |
羅姆社長 松本功 |
記者:日本企業正在功率半導體領域拼盡全力。
松本功:用於運算等的半導體的微細加工技術已經實現了一定程度的商品化。但另一方面,功率半導體的材料開發則需要大量化學等方面的知識經驗。在減少電阻的新材料開發競爭方面,日本企業處於領先地位。從作為原材料的晶圓到用於最終産品的電源週邊設備,我們公司都有涉及。我們正通過一貫制生産來實現品質管理和穩定供應。
記者:增産和研發方面的競爭狀況如何?
松本功:自2021年起,脫碳風潮興起,汽車純電動化的趨勢提前了兩年。與使用矽材料的産品相比,使用電力損耗大幅減少的新一代材料「碳化矽(SiC)」的功率半導體的需求增加。以美歐廠商為中心,展開了投資競爭。
![]() |
羅姆開發的新一代碳化矽功率半導體(資料圖) |
中國正在舉全國之力推進這方面的開發,其追趕速度驚人。(中國)在各地建立了使用生産效率高的大口徑晶圓的工廠。我們公司從20多年前就開始與京都大學等合作研究碳化矽材料,積累了相關技術,但如果不能繼續走在前面的話,形勢就會被逆轉。
記者:通過什麼來分出勝負?
松本功:在迅速擴大的市場上,作為知名度源泉的市佔率非常重要。汽車製造商在新車上市幾年之前就開始篩選半導體。需要瞄準未來5年提前建立供應體制。我們公司最早將於2022年內在福岡縣啟用新廠房大樓進行生産,目標是到2025財年(截至2026年3月)在碳化矽功率半導體領域獲得3成世界份額。
記者:如何克服中美半導體主導權之爭帶來的困難?
松本功:加工晶圓的半導體前製程離不開美國生産的加工設備。如果今後中美對立進一步加劇,連日本企業使用美國的設備生産出來的半導體都無法向中國出口的話,將會出現負面影響。我們公司正在開拓工業機械用半導體需求旺盛的歐洲市場等。
記者:日本半導體産業能否捲土重來?
松本功:中國大陸和台灣通過政策培養了半導體工程師,相關人數迅速增加。日本的半導體産業在1990年代以後急劇衰退,對學生來説,半導體行業的就業吸引力下降。現在以相關工廠越來越多的九州為中心,人才爭奪十分激烈。日本需要從人才培養做起,重新審視半導體産業。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新田榮作
松本功:1985年(昭和60年)從九州工業大學畢業後,進入羅姆工作。擔任製造工序的開發工作。2011年泰國發生洪災時,在菲律賓指揮工廠進行替補生産。2013年升任董事。2020年5月起開始擔任現職。今年61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