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取代阿里成為軟銀集團「命根子」
2023/08/23
8月21日,軟銀集團(SBG)旗下的英國半導體設計巨頭ARM申請在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上市。曾是軟銀集團籌集資金關鍵的中國阿里巴巴集團的股票由於出現鉅額虧損,已在6月之前出售。取代阿里巴巴成為軟銀集團「命根子」的正是ARM。
對於軟銀集團來説,在財務和業務內容兩方面,ARM的重要性均將提高。隨著成為流動性高的上市股票,以ARM股票為擔保的融資能力將加強。在上市的同時,ARM還將接受美國蘋果和南韓三星電子等具有實力的企業的出資,在增長令人期待的人工智慧(AI)業務領域也將發揮核心作用。
![]() |
繼4月提交準備申請後,ARM于21日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上市申請。上市時的總市值預計將超過600億美元,或成為2023年全球最大規模的首次公開募股(IPO)。ARM曾是上市企業,但在軟銀集團2016年以240億英鎊(當時為310億美元)收購時下市。
軟銀集團在眼下這個時機讓ARM上市有兩個原因。一是為鞏固財務基礎基本清倉了阿里巴巴的股票。軟銀集團一直以投資對象的股票作為擔保籌集資金,然後反覆展開新的投資。投資對象的股價越是上漲,其質押價值就越高,這樣便可以獲得更多的資金。
目前軟銀集團不持有阿里巴巴這樣的上市企業股票,因此將把阿里巴巴曾在融資中扮演的角色交給ARM。2022年,軟銀集團以未上市的ARM股票作為擔保,從日本國內外銀行團籌集了80億美元規模的資金,如果成為上市股票,流動性將提高,質押價值也有望提高。
![]() |
在財務和業務內容兩方面,ARM對於軟銀集團的重要性均將提高 |
第二是市場環境的改善。目前,全球央行加息的步伐有所放緩。美國OpenAI的崛起和美國半導體巨頭英偉達等的股價走高也成為東風。
軟銀集團在6月底估算ARM的股票價值為452億美元,比3月底(400億美元)增長13%。ARM的大規模上市也可以説是持續下跌的高科技股復甦的象徵。
ARM仍將是軟銀集團的合併子公司。會長兼社長孫正義提出看法稱,將主導融合AI、半導體和機器人的「AI革命」。ARM是將成為AI基礎設施核心的企業,美國英特爾、蘋果、三星和英偉達也將在上市的同時出資。美國亞馬遜和美國Alphabet等公司也有可能投資ARM。如果與出資企業的合作取得進展,業務方面的擴張也將值得期待。
軟銀集團包括融資額度在內,手頭持有近6萬億日元的資金。目前沒有巨大的資金需求。軟銀集團及旗下投資AI相關企業的願景基金「正在戰戰兢兢地重啟投資」(首席財務官後藤芳光)。
![]() |
伴隨市場環境的惡化,軟銀集團曾在2022年度基本凍結了投資,但2023年4~6月投資額達到18億美元,創出4個季度以來最大規模。孫正義在6月的股東大會上表示「防守做得很好。反攻的時期即將到來」。
不過,初創企業市場仍處於「大病初愈」的狀態,目前並非適合冒巨大風險的時機。3月,在與初創企業和風險投資(VC)的交易方面具有優勢的美國地方銀行矽谷銀行(SVB)破産,初創企業行業整體受到打擊。重啟投資不得不走一步看一步。
雖然迎來了ARM上市這一重要節點,但軟銀集團的股價目前表現低迷。將人工智慧(AI)放在核心位置的孫正義的新戰略也是未知數,目前尚未完全消除認為反攻只不過是畫餅充饑這一市場的疑慮。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四方雅之、山下晃 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