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子零部件和半導體企業去庫存告一段落

2024/02/18


       電子零部件和半導體的去庫存已告一段落。截至202312月,日本的電子零部件和設備工業的庫存連續5個月同比下降。出貨量也逐漸擺脫下降局面,但作為需求火車頭的中國的最終消費仍處於冷卻狀態。很多觀點認為,消費的復甦速度緩慢,20241~6月的出貨缺乏強勁勢頭。

 

       電子零件和半導體大量用於智慧手機、個人電腦和純電動汽車(EV)等。其庫存和出貨會先於民間消費出現增減,被視為景氣的先行指標。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以日本經濟産業省的工礦業指數為基礎,繪製了以庫存增減為縱軸、以出貨增減為橫軸的庫存週期圖。

 

 

       庫存量在20221~3月的近期峰值比上年同期增長43%。這是因為2021年中期以後,在新冠疫情導致的供應鏈混亂尚未消除的情況下,實際需求減速,未能完全消化供應的零部件。

 

       半導體存儲晶片廠商鎧俠202210月決定減産3成,各家電子零部件企業也降低開工率,縮減了出貨量。

 

       從此次繪製的庫存週期圖可以看出,電子零部件和半導體企業正在擺脫抑制出貨、減少庫存的調整期。

 

半導體和電子零部件的供需逐漸找回平衡

 

       自2023年春季以來,去庫存全面推進。202310~12月電子元件和設備庫存同比下降25%,繼7~9月(下降20%)之後繼續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出貨量在202311月時隔13個月恢復到上年同等水準。按10~12月來看也僅下降1.6%,降幅上季度的下降9.9%縮小。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首席經濟學家藤代宏一指出,「由於2020~2021年疫情特需導致需求被透支,此次出貨量的恢復速度緩慢,與過去相比恢復時間更長」。

 

       大量使用電子零部件和半導體的智慧手機需求已開始出現觸底反彈跡象。美國調查公司IDC的數據顯示,智慧手機的全球出貨量在202310~12月達到3.26億部,比上年同期增加了8.5%

 


       從鎧俠等企業涉足的NAND記憶卡業務來看,始於2021年底的價格下跌正在踩下煞車。台灣調查公司集邦諮詢推算稱,20241~3月的合約價格將比202310~12月上漲18%~23%

 

       如果是通常的庫存週期,今後會進入庫存量持續減少、出貨增長的局面。但此次前景不容樂觀。

 

       TDK的社長齋藤升認為,電子零部件領域「主要市場的去庫存已經結束」,但2024年度的需求「雖然不會呈現(復甦勢頭持續處於底部的)‘L型’的悲觀走勢,但不會出現‘V型’」。

 

       事實上,目前的復甦缺乏強勁勢頭。日本8大電子零部件企業中有5家在1月底~2月發佈的財報中下調了2023財年(截至20243月)的業績預測。8家企業的凈利潤預期比最近的估算合計下調了1090億日元。

 

       成為負擔的是中國經濟的停滯不前。在中國,通縮壓力和房地産低迷長期持續,民間需求的復甦遲緩。智慧手機的復甦也以中低價位為主。20241月,美國蘋果公司在中國市場下調了iPhone 15的價格。

 

       供應半導體和電子零部件等的台灣19家主要企業的月度營業收入也于202312月同比減少17.2%,時隔2個月轉為負增長。向智慧手機供應光學鏡頭的大立光電的董事長林恩平就今後的需求動向表示,有的客戶比較樂觀,有的則比較悲觀。

 

       不少觀點認為,在日本,需求全面復甦要等到2024年下半年。京瓷針對電子零部件的需求動向表示,「將在2024年夏季之前不斷回升」。涉足功率半導體等業務的羅姆預測稱,「2024財年(截至20253月)將擺脫調整局面」。

 

       電子零部件和半導體産業此前也週期性地經歷不景氣和繁榮。此次則缺乏支撐轉換期需求的火車頭。在何時、在多大程度上踩下著眼於復甦局面的生産和投資的油門?企業日趨需要謹慎地作出決策。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江口良輔、福島悠太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