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放棄造車的背後是全球EV變局
2024/02/29
美國蘋果公司將放棄純電動汽車(EV)開發計劃。原因是隨著生成式AI(人工智慧)的問世,競爭環境劇變,再加上與EV配合推進的自動駕駛技術開發停滯不前,蘋果開始調整經營資源的投入方向。不止蘋果,德國梅賽德斯-賓士集團也受到銷售放緩的影響,汽車的EV化計劃進展遲緩。作為新一代汽車引領者的EV的調整態勢正在向全世界擴散。
![]() |
據美國彭博社等報道,蘋果的首席運營官(COO)傑夫·威廉姆斯等向員工下大了通知。據稱,EV團隊的部分研發人員將調到AI部門,計劃實施對於蘋果來説實屬罕見的臨時裁員。
蘋果之前曾力爭開發搭載可在特定情況下使駕駛完全自動化這一技術的EV,在總部所在的加利福尼亞州推進測試。2023年,在該州的行駛測試的里程已達約72.9萬公里,增至上一年的3.6倍。還大量取得了自動駕駛、AR(增強現實)和抑制汽車振動的技術等專利,一直在佈局。
據彭博社報道,蘋果原計劃於2025年前後完成EV開發,但研發工作進展遲緩,相關計劃一度改為搭載高級駕駛輔助功能的半自動駕駛。市場對蘋果放棄造車的報道持積極態度,2月27日的蘋果股價上漲約1%。對於放棄EV研發的相關報道,該公司沒有給予置評。
![]() |
蘋果公司標誌(REUTERS,資料圖) |
蘋果決定停止開發的背景是經營環境的變化。2022年11月,美國新興企業OpenAI公司公開了對話型AI「Chat GPT」,這瞬間在技術行業掀起了生成式AI的熱潮。
蘋果雖然長期致力於語音助手和機器學習等AI開發,但在生成式AI的應用方面落後。自2023年夏天以來,蘋果的股價上漲乏力,將全球總市值排名第一的寶座拱手讓給了微軟。
蘋果首席執行官(CEO)提姆·庫克曾預告稱,將在2024年內公佈AI戰略。預計今後將在iPhone等使用的OS(作業系統)上搭載大規模的AI功能。研發費用2023年達到約300億美元,與2018年相比倍增,比2022年增加了14%。在生成式AI的研發費用增加的情況下,似乎沒有餘力維持EV業務。
對於蘋果放棄造車,日産汽車的高管表示:「純電動汽車的盈利化面臨幾個障礙。不僅是技術,包括行駛安全性能和故障時的應對在內,打破現有企業的優勢並非易事」。
在新涉足EV領域的企業中,美國新興企業Rivian Automotive因持續虧損而決定裁員。英國家電大企業戴森也退出了EV研發。
即使觀察一直推進從汽油車向EV轉型的傳統汽車大型廠商,重新調整戰略的趨勢也在加強。
德國梅賽德斯-賓士對2030年的「完全電動化」目標進行調整,還將此前的預期,即2025年前使新車銷售的最多50%變為EV和PH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實現時間推遲至「2020年代後半期」。美國通用汽車(GM)也宣佈推遲在密西根州的工廠擴大電動皮卡生産的計劃。
![]() |
賓士也放棄了2030年「完全電動化」的目標(REUTERS,資料圖) |
背後原因是各國的EV補貼效果告一段落以及全球EV銷售的放緩。在歐洲,德國從2023年12月中旬開始提前停止了EV的補貼發放,中國也在2022年末結束了中央政府對購買EV的補貼等。
調查公司MarkLines的數據顯示,14個主要國家的混合動力車(HV)的銷量在2023年比上一年增加30%,超過EV等的增長率(28%)。雖然從中長期來看轉向EV仍是趨勢,但目前的增長正在迎來平臺期。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渡邊直樹 矽谷、川上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