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能否跨越EV的「死亡之谷」?
2024/02/02
中山淳史:在2023年的汽車業界,純電動汽車(EV)企業美國特斯拉和中國比亞迪(BYD)的高歌猛進令人矚目。另一方面,整個EV領域也給人留下了無法擺脫「死亡之谷」的印象。
所謂「死亡之谷」是指新技術作為産業而實現飛躍所需跨越的關口。很多情況下即使獲得了「早期採用者(Early adopter)」等喜歡新事物的人群的青睞,也難以繼續向其後面的更大的購買群普及。
美國經營學者埃弗雷特·羅傑斯(Everett M. Rogers)的著作《創新的擴散》指出,新技術迅速普及的標準是超過市佔率的16%。也就是被稱為「臨界品質(Critical mass)」的臨界點。在EV的主要市場中,超過這一標準的只有比例達到19%的中國。
EV普及面臨的課題被認為是價格高、行駛距離有限、充電設備網路薄弱。歐洲從中國進口的低價汽車越來越多,雖然整個歐洲地區內的EV普及率接近14%,但也存在已經決定停止提供銷售補貼的德國這樣的汽車大國。
地緣政治因素也是未來可能引發混亂的火種。美國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將「在美國的業務(企業面臨的價值觀戰爭)」列為2024年的十大風險之一。該公司預測稱,在中美對立的背景下,包括汽車在內的企業在兩國的業務可能會因為供應鏈斷裂等原因而進一步受到制約。
在這種情況下,目前受到關注的或許是日本企業本田。雖然日本的EV普及率只有2%,但從本田的業務來看,中美的佔比很高,該公司還提出在2040年前使銷售的汽車全部改為EV和燃料電池車的方針。在2024年初舉行的美國科技展上,本田還發佈了名為「0系列」的新品牌。
對於年銷售規模達到約400萬輛的本田來説,這是公司創立以來的戰略性轉捩點。面對時代的要求,自斷後路大幹一場的姿態或許值得肯定。但這也讓人産生一個簡單的疑問。那就是,對本田來説,「去內燃機車化」是針對股票市場提出的「計劃」,還是面向顧客和員工提出的「超出計劃的某些東西」?
後者可以稱之為「夢想」或者「理念」。「計劃」與「夢想」的區別很關鍵。雖然都涉及到死亡之谷,但目前並不清楚本田提出的是什麼。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