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鍋淑郎:我不適合日本的環境是事實

2021/10/18


      「覺得自己對全球變暖的貢獻得到了肯定,獲得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高級研究員真鍋淑郎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的線上採訪時這樣闡述獲獎的意義。真鍋表示,只要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繼續增加,氣候異常就會持續,呼籲各國政府站在長遠角度採取相關對策。

 

       真鍋開發出了在電腦上再現地球氣候的氣候模型,並於1967年在全球首次提出,如果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加,就會導致地表溫度上升。當時的模型性能還比較低,是將大氣簡化為地面到高空的1根氣柱來進行計算。真鍋回憶稱,那就是我的‘本壘打’。後來經過不斷改進,確立了根據物理定律將氣溫、氣壓、風向等複雜現象轉化為算式的方法。

  

 

       也有聲音批評稱,模型過於簡化。真鍋1970年基於模型預測稱,到2000年氣溫將上升0.57度。實際氣溫上升了0.54度,與預測值非常接近。由於共同獲獎的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氣象研究所的克勞斯·哈斯曼(Klaus Hasselmann)等人作出貢獻,模型的準確性得以提高。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等對70年代以後發佈的17個氣候模型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其中14個基本準確地預測了全球變暖。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和英國皇家協會等30多個世界學術團體均對氣候模型所顯示的全球變暖給予肯定。

 

       真鍋表示,有意見認為應該對氣候模型進行驗證,不過,人類活動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是全球變暖的原因,這種觀點是科學事實。正如模型所預測的那樣,在多雨地區,雨水增加,少雨地區的氣候則更加乾燥。對北極圈等高緯度地區的氣溫不斷上升的預測也應驗了。今年夏天北美大陸的西海岸等發生的山火增加,這一點模型也預測到了

 

真鍋淑郎(照片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提供)

  

       獲得諾獎的消息公佈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肯定了真鍋等人的貢獻,稱為我們應對全球變暖等人類面臨的最緊迫課題奠定了基礎。氣候模型是制定減排措施的重要參考因素。不過,真鍋也感覺到了極限。

 

       他表示,氣候模型可以告訴我們未來的情況,但無法計算應對措施。還出現了希望與經濟預測結合在一起的研究,但這比氣候模型要困難1000倍。因為與農業、能源問題、工業、交通等諸多領域密切相關。政治判斷則更加困難

        


 

       真鍋對頻發的氣候危機表示強烈的擔憂。他指出,如果繼續排放二氧化碳,可能會達到無法挽回的臨界點。討論全球變暖對策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將於1031日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真鍋將關注會議進展。

 

       真鍋表示,即使減少排放,只要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全球變暖造成的不良影響就會持續擴大。全球的領導者已經展現出要致力於全球變暖對策的姿態,對此我給予積極評價,但氣候危機是迫在眉睫的問題。應該立即執行可以採取的對策。不過,由於不能立即見效,需要站在長遠角度持續去做

 

       真鍋在獲獎後曾有過不想回日本的發言,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對此,真鍋回應稱,我不適合日本的環境是事實。在美國,可以在學會進行直言不諱的討論。如果有研究人員反對某個學説,他會當場指出問題,如果爭論進入白熱化階段,會專門拿出時間繼續進行討論。這都是家常便飯。我是通過跟競爭對手們進行討論,吸納了能夠認同的觀點之後,才推動研究進步的。在日本基本看不到這種場面,研究人員可能失去了成長的機會

 

       真鍋認識到了日本科學界的問題,也關心問題的發展。他提出要建立能讓年輕人依照自己的想法自由開展研究的環境。

 

       真鍋指出,在日本,領導是為了培養自己的接班人而任用年輕人。這樣並不能開創新的領域。我曾經的領導約瑟夫·斯馬戈林斯基(Joseph Smagorinsky)獲取了資金,但他只是提出用電腦預測氣候這一大主題,具體事情都交給我來做了。很幸運,我只需要專心負責研究。我沒寫過研究計劃書,也沒做過管理

 

真鍋(中)與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上司斯馬戈林斯基等人合作開發氣候模型(照片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提供)

 

       真鍋還回顧稱,研究應該是出於好奇心。這是我長達約60年持續研究的原動力。我為了試驗最初建立的氣候模型,嘗試將二氧化碳濃度提高到了2倍。結果發現了氣溫升高2.3度這一意料之外的結果。我當時沒想到氣候變暖會成為這麼嚴重的問題,也沒想過會獲得諾貝爾獎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青木慎一

 

       真鍋淑郎

       1931年出生在日本愛媛縣。畢業於東京大學理學部。1958年赴美,進入美國國家氣象局(現為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歷任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地球物理流體力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及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客座教授等。19972001年,在日本科學技術廳(現為文部科學省)旗下的組織擔任全球變暖預測研究的負責人。2001年回到美國,成為普林斯頓大學高級研究員。獲得過美國富蘭克林獎章及瑞典的克拉福德獎等多項國際大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