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態電池專利數:豐田排在首位

2022/07/07


      在被視為純電動汽車(EV)新一代電池首選的「全固態電池」的研發方面,日本企業領先。調查世界全固態電池相關的專利數發現,豐田高居首位,是第2名專利數的3倍。第2位是松下控股(HD),在前5家企業中,4家是日本企業。不過近年來,南韓三星電子和LG化學等海外企業也在迅速追趕,日本企業能否在實用化方面保持優勢性,將成為今後的課題。

    

      全固態電池是將用於純電動汽車的主流鋰離子電池上屬於液體的電解質改為固體的電池。日本TDK等已實現小型電池的商用化,但車載電池仍處於試製階段。被認為可將續航距離延長至2倍,充電時間控制在3分之1。而且起火風險小,安全性也更高,課題在於成本。有估算稱目前達到一般鋰離子電池的4倍以上。

    

  

      日本經濟新聞與專利調查公司Patent Result(位於東京文京區)合作,調查了向日美歐中等10個國家和地區以及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WIPO)等2個機構提出申請的全固態電池相關專利。從自2000年至2022年3月底公開的專利數來看,首位是豐田,達到1331件。第2位是松下控股(445件),第3位是出光興産(272件),日本企業壟斷了前3名。在前10家企業中,6家為日本企業。

    

      排在首位的豐田自1990年代起推進研究,從電池自身的結構到材料、製造工序擁有廣泛領域的專利。2020年搶在其他公司之前造出了搭載全固態電池的試製車。

  

      居第2位的松下控股2020年攜手豐田成立車載電池的合資企業,聯合推進全固態電池的研發。居第3位的出光興産則大量擁有金屬類材料等的專利。

    

      在實用化臨近的背景下,海外企業也在追趕。居第4位的三星電子和居第6位的LG化學等南韓企業在2016年以後大幅增加專利數。2016~2020年豐田取得的專利數比之前的5年增加約4成,但三星在同一期間增至逾2倍,而LG化學則增至3倍。南韓企業大量擁有延長電池壽命等關係到實用階段性能的專利。

    


   

      從鋰離子電池來看,索尼集團1991年在世界上首次實現實用化。日本企業在車載電池領域發揮優勢,日本調查公司Techno Systems Research(位於東京千代田區)統計顯示,從2018年的全球份額來看,首位是松下控股。不過,由於當地政府提供支援的中韓企業的投資攻勢,日本企業的存在感下降。2021年松下控股降至第3位。

    

豐田搭載全固態電池的車輛

 

     豐田計劃2020年代前半期推出配備全固態電池的混合動力車(HV),日産汽車和本田也計劃到2020年代後半段開始銷售搭載全固態電池的純電動汽車。另一方面,德國福斯等海外大型企業也提出了推出全固態電池車型的計劃。日本企業能否充分利用此前積累的智慧財産權基礎,在市場開拓方面領先於海外其他競爭企業,成為焦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