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何時被超越?
2021/11/19
有很多人喜歡可以儲存很多電的鋰電池。但能毫不猶豫選擇鋰電池的或許只有現在。因為歐洲的研究機構等正以2030年以後為目標,加快開發「鎂電池」、「鋅電池」。1990年代登場的鋰電池會丟掉主角的地位嗎?
![]() |
試製出的鎂電池(圖片由東京都立大學提供) |
「為了實現高容量、環保性好的鎂電池,將開發破壞性的科學技術」,英國康橋大學、丹麥及以色列的知名工科大學以及德國、西班牙的研究機構開發出了「E-Magic」技術組合。將接受歐盟(EU)提供的資金,開發每升的能量密度超過1000瓦時、是鋰電池2倍的鎂電池。
鋰電池在1991年由索尼實現實用化,能夠比之前的鎳氫電池、鉛電池存儲更多電。鋰電池已在純電動汽車、個人電腦、智慧手機上普及,2019年獲得了諾貝爾獎,如今是蓄電池的主角。
但鋰電池有很大的缺點,那就是成本高。如果僅僅用於智慧手機還好,但今後要想用於儲存可再生能源這種大規模電力,就需要大型電池。
![]() |
日本經濟産業省的資料顯示,利用鋰電池把蓄電系統的成本降到跟水力發電相當的每千瓦時2.3萬日元可以説是白日做夢。
要想普及可再生能源蓄電系統,需要低成本生産佔系統價格一半的電池。鋰電池儲存電的容量將接近極限。作為材料的鋰和鈷的産地分佈不均。鋰的世界儲量為1600萬噸,鈷大約為700萬噸,但不能全部用於生産鋰電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