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分離回收技術競爭力:日本第2 中國第9

2023/10/27


  二氧化碳分離回收技術被視為推進脫碳的王牌技術之一,哪些國家在這一技術領域具備較高的競爭力呢?《日經Veritas》委託日本數據分析公司astamuse(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日本經濟新聞社是astamuse的出資方)統計了在全球約200個國家和地區申請的相關專利。以2013年~202212月底公開的18027項專利為對象,對實現性和權利剩餘時間等專利競爭力進行打分,並排出了名次。

   

  分離回收技術只提取並回收廢氣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是地下封存和碳迴圈(Carbon Recycle)等新一代脫碳技術的基礎。

    

 

  按照國家來看,排在首位的是美國。從企業排行榜來看,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和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等公司排名靠前,競爭力高的美國企業數量多且實力強。尤其是埃克森美孚,在回收的實用化方面世界領先。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經從發電站的廢氣中回收了1.2億噸二氧化碳,回收量位居世界第1,今後打算進行地下封存(CCS)。埃克森美孚還以4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開展利用專用管道來輸送二氧化碳業務的美國企業等,加快了投資步伐。

      

  排在第2位的國家是日本。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三菱重工在企業排名中高居榜首。三菱重工已經在全世界交付了15座二氧化碳回收設備。2022年還與埃克森美孚展開了技術合作。提供火力發電機組的東芝排在第7位。排在第8位的豐田在從汽車廢氣中回收二氧化碳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三菱重工的小型二氧化碳回收裝置

  

  排在第3位的國家是沙烏地阿拉伯,政府旗下機構持有的專利獲得了很高評價。

  

  從專利申請數量來看,2017年中國反超美國位列第1。日本、美國、中國、德國、加拿大等7個主要國家的2013年~2022年公開專利數量分析結果顯示,中國在7個國家10年內的總申請量中佔比49%。單從2022年來看,中國的申請量猛增,佔比達到61%。中國雖然在競爭力上排在第9位,但今後有可能像其他技術領域一樣,在品質上位居前列。

        

  日立提供電力損耗小的輸電系統,更多企業公示減排貢獻量

        

  股市關注的綠色轉型(GX)股票不僅僅是通過業務轉型等減少自身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企業,通過産品和服務為客戶減少排放量做出貢獻的企業同樣有望實現增長。

    

  NTT DATA集團啟動了幫助客戶企業減排溫室氣體的「綠色諮詢服務(Green Consulting Service)」。通過計算包括供應鏈在內的排放量、引入可再生能源、利用IT(資訊技術)幫助工廠和大樓節能等方式來實現減排。據悉,在啟動服務的1年多時間裏,諮詢量超過300個,接單量也出現增加。

    

  在氣候變化資訊公示要求日益強烈的情況下,希望掌握自身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企業猛增。排放量測算企業Zeroboard(位於東京都港區)認為,2025年的日本國內市場規模將擴大到2600億日元,達到2021年的65倍。

  


 

  日立製作所也在廣泛提供使客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可視化的系統等。特別受到投資者關注的是「高壓直流輸電(HVDC)業務

     

  HVDC與交流輸電相比電力損耗小,即便距離遙遠也能高效輸送電力。在全世界不斷引進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方面,往往發電站和電力消費地相隔較遠,遠距離高效輸電的需求很大。日立5月在美國西南部接到相關設備訂單,6月接到了西班牙和法國之間的相關設備訂單。

   

  引入HVDC不僅可以減少輸電産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還能促進可再生能源發電代替火力發電等。日立以「減排貢獻量」的形式來計算這種效果。包括節能和電動化等其他業務的貢獻量在內,預計2022~2024年度的年均減排貢獻量達到1.261億噸。

   

  減排貢獻量是與排放量不同的新概念。野村資産管理公司的零碳(Net zero)戰略室室長山我哲平稱:「對於無法根據排放量來掌握業務狀況的企業,(減排貢獻量)有助於對其業務機會進行評估」。

  

  排放量概念存在的缺點是,即便一家企業開發出了節能性高的産品,如果産品銷量增加,這家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也會增加。而減排貢獻量則假設節能新産品代替了原産品,用節能産品和原産品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之差乘以銷量計算得出。能夠把節能産品銷量增加的積極作用展現出來。

     

  為了突出節能性能高的産品和服務能提供的價值,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開始公示減排貢獻量。松下控股公示稱,2022年度純電動汽車(EV)用可充式電池等49種産品的減排貢獻量為3723萬噸。富士電機的減排貢獻量2022年度為4979萬噸,計劃2030年度提高到5900萬噸以上。NTT提出了2030年度將減排貢獻量提高到自身排放量10倍以上的目標。

   

  投資者的關注度也提高。全球最大規模的主權財富基金「挪威政府全球養老金」9月建議投資對象企業分析並公示溫室氣體減排貢獻量。專門從事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投資的資産管理公司Mirova和荷蘭Robeco等15家公司正在共同建立企業減排貢獻量資料庫。野村資産管理已經在自己的ESG評估體系中加入減排貢獻量。

   

  從日本企業來看,雖然純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專業企業較少,但「在石油危機中磨煉出來的節能技術」(野村資産管理的山我哲平)處於領先地位。如果能夠通過公示溫室氣體減排貢獻量等來宣傳自身為脫碳做出的努力,將有助於日本企業吸引投資資金。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京塚環、松本裕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