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日本咖哩
2017/10/20
最近,記者感覺附近超市裏的咖哩賣場變大了。調查之後才發現,日本人每年吃掉超過100億盤咖哩。對於同樣屬於日本國民食品的拉麵進行計算後發現,日本人每年吃60億碗,咖哩佔了上風。咖哩正在火熱的食品市場上擴大勢力,在餐飲行業依靠的是發祥于大阪的「調味咖哩」(後文簡稱:大阪咖哩),在日本的家庭中則是依靠速食咖哩。在受到社會和經濟狀況影響的同時,咖哩已經融入了日本人的生活,目前市場仍在增長。
大阪咖哩風靡日本
東京的下北澤7月開張了一家咖哩店,門前常常排起長龍。這家大阪咖哩店很有名,叫做「舊yamu邸 下北莊」。這家咖哩店2011年在大阪市誕生,現在把4號店開到了東京。
![]() |
試吃「舊yamu邸 下北莊」咖哩菜餚的印度人(東京都世田谷區) |
大阪咖哩是指使用了數十種香料熬製而成的咖哩。雖然沒有明確的定義,但在大阪被這種食物俘虜了味蕾的人們不斷研究,終於形成了各種口味。
在下北莊,最推薦把牛、豬、羊、雞等多種肉末咖哩混合起來一起吃。一次選擇3種口味的「咖哩三拼」售價1350日元(約合人民幣80元)。
記者邀請了來自咖哩發源地的印度人試吃這種咖哩。在一家日本IT企業工作的塔倫·庫拉帕蒂(音譯)對這種食物讚不絕口,他表示「每一種咖哩醬都很有特色」。此外,庫拉帕蒂的女同事盧帕里·古馬斯特(音譯)也笑著説,「和印度的咖哩截然不同。但很好吃」。
目前大阪的咖哩異彩紛呈,據稱大阪市有近100家店舖。咖哩店從大阪開始不斷向近畿和北陸地區浸透,在東京似乎也有了20~30家。
![]() |
為什麼大阪咖哩受歡迎呢?實際上,這與樂隊和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的IT泡沫不無關係。
談到日本的咖哩,就不能不提大阪的企業。日本最早的國産咖哩粉就是在大阪誕生。好侍食品將固體咖哩塊推廣至日本全國,大塚食品最早推出了速食咖哩。日本咖哩綜合研究所的代表井上岳久表示,有一種説法是大阪咖哩發祥于一個傳説中的樂隊成員。
據説,一位愛吃咖哩的樂隊成員1990年前後在大阪開了家咖哩店。由於覺得這家充滿滄桑和歷史感的店舖很酷,這名樂手的弟子們也相繼開設了咖哩店。現在大阪的有名咖哩店裏,很多店舖的老闆都是30~40多歲,來自於音樂行業。
![]() |
日本東京附近的「CoCo壱番屋」咖哩店 |
「想要做出只有自己才能做出的東西。結果偶然做出了獨特咖哩」。咖哩店「Columbia 8」在大阪無人不知,其經營者荻野善弘原來是樂隊的DJ。荻野表示:「特別喜歡香料的味道。就像是低音、中音、高音。我總在思考如何發出聲音才能更好聽」。荻野把30多種香料的味道像音樂一樣交織起來,製成了店舖的招牌菜 「肉末咖哩」。
此外,1990年代後半期發生的IT泡沫也助推了大阪咖哩。伴隨IT泡沫,很多印度人來到日本,各地湧現了提供「印度咖哩」的店舖。據稱如今日本全國有3千家這種店舖。
好侍食品的船越一博表示:「印度咖哩等進入日本後,咖哩的概念在日本不斷擴大」,逐漸推動了日本人對香料的興趣。
![]() |
當然,如果僅僅是好吃,咖哩熱潮將僅能曇花一現。大阪咖哩之所以能夠不斷融入日本社會是因為它具備好吃以外的魅力。很多大阪咖哩店舖都入駐小路旁的商住兩用樓。店主大多並未沾染那麼多商業氣息。大阪的所有事物都令人感覺有趣的特點和樂隊成員們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也獲得了工薪族的共鳴。
在Columbia 8的指導下,日本S&B食品8月推出了再現該店味道的速食咖哩——「傳説中的名店 大阪肉末咖哩」。在網路上,「大阪咖哩出速食版啦,太棒了」,這樣的聲音不斷湧現。
速食咖哩迅猛增長
儘管日本人口正在減少,但咖哩的市場規模卻在增長。日本富士經濟的統計顯示,2016年日本的咖哩市場規模約為2600億日元,比5年前增長了約10%。
起到拉動作用的是速食咖哩。據好侍食品統計,2016年度面向家庭的市場銷量中速食咖哩約佔52%,比2011年度提高了約5個百分點。富士經濟調查顯示,2017年內速食咖哩整體的銷售將首次超過需要加入蔬菜、肉類等熬製後才能食用的咖哩塊。其背景是一個人吃飯的情況增多和速食需求出現增加。
![]() |
「Summi Store葛飾區政府前店」裏銷售70種速食咖哩 |
「速食咖哩真是幫了大忙」,説這話的是居住在千葉縣成田市的大貫多加子。她一開始對於給孩子吃速食咖哩感到抱歉,但由於在美容沙龍上班,很晚才能回家,只能選擇速食咖哩。大貫表示:「如果不在做飯上省時間就沒有功夫陪孩子了」。速食咖哩就算不加熱直接澆在熱米飯上也行,簡直就是育兒媽媽的救星。
在日本,超市裏銷售咖哩的情況也出現增多。例如,「Summi Store葛飾區政府前店」裏銷售70種速食咖哩。「Summi Store」所有店舖的咖哩燉菜賣場的貨架比5年前平均增加了3%。由於下班回家的時間不一樣,全家人一起吃飯的機會有所減少。一位30多歲的女性表示「要是丈夫突然回家,我就趕緊端上速食咖哩」。
日本的速食咖哩歷經約20年的不斷改良,在口感上已經絲毫不遜於用咖哩塊和其他材料現場熬製而成的咖哩。但社會上仍存在速食咖哩不好吃的先入為主的看法。因3.11東日本大地震,速食咖哩的美味得到了廣泛認可。一位40多歲的女性表示,速食咖哩不再僅被當作休息日的午餐,還被加入蔬菜翻炒後一起端上了晚餐的餐桌。
食品廠商也開始爭奪這種「速食」需求。朝日集團食品公司2016年3月在全球推出採用冷凍乾燥技術製成的 「田地的咖哩」。原本速食咖哩需要用熱水燙5分鐘,而這款咖哩則是倒入熱水燙60秒就能吃,非常節省時間。6~8月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30%。
受到速食咖哩擠壓,表現低迷的咖哩塊也以「快捷」為賣點發起了反攻。好侍食品2017年2月推出「kiwadati咖哩」。這款咖哩不是固體的塊狀,而是容易溶化的濃縮糊狀,可以快速上桌。上市5個月時間銷量已達約200萬份,作為非速食咖哩如此熱賣實屬罕見。
![]() |
「kiwadati咖哩」 |
一方面,日本人也很喜歡在外面吃咖哩。據餐廳預約網站「食log」介紹,在該網站上登錄的咖哩相關餐飲店已經約有2萬家。日本富士經濟透露,伴隨咖哩的口味越來越豐富,「咖哩店的銷售額也增長了近2成」。
對日本人而言,過去的咖哩是用咖哩塊加上其他食材手工熬製而成,有媽媽的味道。歷經IT泡沫時期,以及越來越多女性步入社會,出現了調味咖哩、速食咖哩和冷凍乾燥咖哩。形態和口味不斷變化的咖哩逐漸融入日本社會,成為反映日本社會變化的一面鏡子。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新沼大 黑瀨泰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