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衣庫從「東京製造」進行變革

2021/07/14


      運營「優衣庫」等的日本迅銷公司2014年啟動的「有明計劃」正在迎來「第2幕」。2021年春季,迅銷對倉庫和總部所在的建築物進行了局部改裝,新設了攝影棚和客服中心。在距離總部驅車10分鐘左右的地方,迅銷的首座自主工廠也已投産。在以東京的海灣地區為舞臺推進的變革道路上,迅銷開始向「只生産和銷售顧客想要的商品」的終極零售業模式發起挑戰。

  

      東京灣沿岸的東雲有一片工廠區。在這裡的一處角落,有一棟既沒有公司銘牌也找不到廣告牌的建築物。這就是4月投産的迅銷首座自主工廠「Innovation Factory」(東京都江東區)。

     

      首座「自主工廠」投産

        

      發出「嗡嗡」的聲音、在井然有序的車間裏不停運轉的是日本島精機製作所生産的無縫針織衫編織機。這座24小時運轉的工廠,每天可以編織上千件針織衫。看著眼前這個服裝的「一大産地」,不禁讓人忘記了這裡是在東京都內。

      

優衣庫的3D針織衫編織機排列得整整齊齊(東京都江東區的Innovation Factory)

   

      在東雲的自主工廠編織的無縫立體「3D針織衫」作為第1款「東京製造(Made in Tokyo)」産品,7月2日首次亮相。「3D棉質圓領衫(Cotton Crewneck Sweater」(2990日元/約合人民幣174元)等3款商品預定在旗艦店「UNIQLO TOKYO」(東京都中央區)的門市和網店上架。

  

      Innovation Factory是迅銷向島精機製作所的子公司出資進行控股後正式投産的生産企業。2020年年底,迅銷將出資比例由49%提高到51%,將其納為子公司。雖然疫情之下接到了很多併購項目方案,但迅銷對這些項目絲毫沒有顯示出興趣,而是積極對Innovation Factory項目進行了反覆討論。

    

在Innovation Factory製作的優衣庫3D針織衫的商品標籤上寫著「MADE IN TOKYO」(東京都江東區)

    

      迅銷每年製作約13億件服裝,但一直沒有自己的工廠,産品全部由外部企業代工。如今為何要啟動自主生産呢?

  

      「擁有以我們為主體的工廠,會讓有明總部和生産一線的聯繫更加緊密」,Innovation Factory社長宇津野智哉這樣闡述迅銷把該企業納為子公司的目的。

     

      被縮短的新商品開發週期

  

      迅銷以往的新商品開發週期大致是這樣一個過程。首先由有明總部的團隊進行企劃,在探討樣品的同時,將商品規格轉化為數值。然後在量産準備階段,由位於和歌山市的Innovation Factory進行調整。

  


     

      不過,這樣的話「衣服的手感無法轉化為數值」(迅銷),因此曾發生過産品與開發團隊的設想不一致、在即將量産前忙於修改的情況。由於有明總部與和歌山之間存在物理上的距離,因此基本上不會執行前往工廠確認實物並進行修改的流程。

  

      宇津野社長説「此前還存在迅銷的參與力度不夠,商品啟動速度慢的課題」。據稱,自4月起,有明的商品開發負責人每週都會去東雲的工廠1次。由於物理距離縮短,聯繫變得頻繁,溝通效果得到改善。以前從企劃到量産準備需要3個月左右,現在爭取將這一週期縮短到1個月以內。

  

      另外,今後Innovation Factory生産的新商品計劃首先在東京都內的旗艦店進行限定投放。在東京都內生産後,馬上在東京都內的門市銷售……通過事先辨別銷售情況來判斷是否可能熱銷,並「觀察顧客的動向,迅速在海外量産」(宇津野社長)。這樣一來,就能縮減服裝的多餘生産,滯銷的産品也會減少。這將會更加接近公司制定的目標。

  

      迅銷會長兼社長柳井正曾就東雲基地表示「將起到3D針織衫世界性母工廠的作用」。通過與總部的研究開發部門加強聯繫,與越南和中國的代工廠共用資訊,可以讓海外工廠同時開始生産與東雲相同的商品。

  

      「有明」基地的職能不只是倉庫

  

      迅銷於2016年開始啟用有明倉庫。作為面向持續增長的電商的供貨基地,這裡建設了超大型倉庫,優衣庫的總部職能也轉移至此。2018年,迅銷通過與日本物流系統設備廠商大福(Daifuku)合作,基本實現了倉庫的全自動化,2019年迅銷旗下另一品牌「GU」也將總部遷移至此,有明基地的職能逐步擴大。

  

      2021年春季,伴隨辦公基地的開設,有明還實施了第1次大規模重修改裝。對象是原本用作商品臨時存放點的4樓區域。自動倉庫正式啟用之後,不再需要臨時存放空間,因此迅銷2019年開始推進將此處轉作他用的計劃。

         

 

    

      「有時我也會去4樓,聽聽顧客有什麼意見和建議」,負責監理4樓改裝工程的迅銷集團高級執行董事勝田幸宏表示自己也時常會到新設置的客服中心了解情況。

  

      客服中心是顧客投訴和提出要求的窗口,以前僅設在位於日本山口縣的山口總部。此次改裝之後,在東京新設了擁有約60名工作人員的客服中心。人員總數增加了5成。

  

      有明的客服中心設置了6塊大螢幕螢幕,有多少位顧客正在等候接聽,應對每位顧客需要多少分鐘等工作的情況一目了然。這裡還負責向設在十幾個國家的客服中心下達指令和提供支援。

     

      該客服中心十分重視通過社交平臺(SNS)收集顧客意見並將其運用到行銷中的「社會化聆聽(Social Listening)」機制。這裡對優衣庫在日本國內外的網上評價進行分析。可迅速發現有望通過口碑相傳方式熱銷的商品,或者可能發酵的網路輿情,做好準備工作或採取相關措施,並傳達給門市和經營層。

  

      這裡還設置了專門邀請顧客前來面談的房間。隔壁房間則是迅銷員工的等候房間。房間裏設置了一面「單向透視鏡(one-way mirror)」,顧客在接待的房間看不到迅銷員工,但員工們可以直接看到和聆聽5~7人提意見的情況。

    


     

      迅銷方面會讓顧客按照不同主題提出意見,聽取他們對服務的感想,並將其反映到改善優衣庫和GU的商品、網站、APP易用性等方面。

       

有明倉庫4樓還新設了虛擬店舖。「優衣庫陳列架」的擺設等將在這裡確立

         

      迅銷全球客戶中心部長松山真哉説「(我們)把從世界各地的顧客那裏收集到的意見和要求傳達給上面樓層的經營層和總部員工,這樣將便於實時地反映到商品和服務開發中」。

  

      優衣庫在有明基地重修改裝完工前的2020年實現商品化的AIRism口罩,以及無需上抬胳膊即可穿脫的前開式內衣等産品,其實都源自顧客的意見。回溯到1995年,迅銷曾在報紙上打出「以100萬日元徵集對優衣庫的不滿」的廣告,試圖尋找品質改進點。

   

      儘管通過社交平臺等與顧客直接聯繫銷售的D2C(Direct to Consumer,直接面對消費者)模式已經興起,但迅銷一直努力把顧客的意見反映到商品中。有明基地的變革就是這種做法的延續。

  

      新建攝影棚強化電商業務

  

      「我們正懷著把電商打造成主業的強烈信念,推進有明計劃」,柳井正曾這樣説。此次有明基地的重修改裝也貫徹了這一理念。

   

      在4樓,最引人注目的是25個大大小小的自有攝影棚。合計面積達到約6千平米。迅銷此前一直租用外部攝影棚,在多個場所實施電商以及用於店面促銷的商品拍攝。現在,這些工作均可以在這些攝影棚自主完成。不僅如此,將地點集中在有明倉庫一處之後,拍攝日程可以靈活安排,還能輕鬆重拍等,更為便捷地把商品的特色反映到製作的視頻中等。

  

      迅銷集團高級執行董事勝田幸宏表示「完成照片攝製,當天就能上傳。原來需要幾天或一週的時間,現在縮短到了幾個小時」。

   

通道的牆壁上掛滿了全球旗艦店的外觀圖片

    

      此次改裝的客服中心入口處,裝飾著1984年在廣島市開業的優衣庫1號店的照片。「現在和未來都是過去的延續。要不忘初心,思考服裝店應該是什麼樣子的」,照片中蘊含著柳井正這樣的想法。

    

      迅銷邁出了自主生産的步伐,將在堅持做好「服裝店」的同時力爭打造前所未有的零售業態。有明計劃「第2幕」的進展狀況毫無疑問將決定迅銷這一目標的成敗。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古川慶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