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餐飲紛紛立足香港後進駐大陸

2022/01/19


       日本的餐飲和零售企業紛紛以香港為立足點進入中國大陸。繼迴轉壽司「壽司郎」等之後,飯糰專賣店「華禦結」也決定以新品牌在中國大陸開展業務。香港和中國大陸對「日本食品」的需求正在增長。香港在貿易方面也有優勢,日本企業選擇香港作為進入巨大市場的門戶。

   

       2010年在香港創業的百農社國際董事長西田宗生表示,希望將飯糰飲食文化推廣到全世界

 

       百農社已在香港開了100多家店舖,今後將以香港為平臺進入中國大陸和亞洲市場。在進入大陸之前,創設了創意總監佐藤可士和打造的新品牌「OMUSUBI」

 

香港中環的「OMUSUBI」1號店

 

       百農社首先瞄準的是鄰近香港、飲食文化相似的廣東省深圳市和廣州市。然後再推廣到中國大陸其他城市,還將進入新加坡及台灣等,力爭2025年店舖數達到2000家店,2030年達到1萬家。還計劃幾年內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新品牌將突出安全放心和環保,白米使用日本宮城縣美里町的品牌米「一見鍾情」(Hitomebore)。還推出了紅雪蟹和海膽汁金平藕片等新商品。新商品的價格為13035港幣。中國大陸對農産品進口的監管嚴格,新品牌計劃在香港工廠生産,再運往大陸。

 

       不僅是百農社,日本其他一些餐飲零售企業也在經由香港進入大陸。

 

       2017年開設香港1號店的日本綜合點心企業Chateraise目前的店舖數擴大到了約60家。20218月該公司在深圳開店,今年3月計劃開設第二家。很多人因通勤等而日常往返於香港和深圳之間,該公司表示在有了一定知名度之後開始(在深圳)開店,好處很大

 

       在香港開了12家店的壽司郎也于20219月進入廣州。今後3年左右,將把大陸的店舖數量增至40家以上。運營折扣店「唐吉訶德」的日本Pan Pacific International HoldingsPPIH)不僅在香港開了折扣店「Don Don Donki」,還于20219月進駐了澳門。

 

       過去也有日本企業經由香港進駐海外。不過,眼下部分行業出現了猶豫是否在香港擴大業務的氛圍。

 

       儘管如此,從最近1年來看,日本零售和餐飲企業的動向越來越活躍。日本貿易振興機構(香港)所長高島大浩表示,這些行業為了積累進駐中國大陸的經驗而來香港的情況越來越多。原因是抓住新冠疫情下不能去日本的人的需求,擴大業務的趨勢正在加速

 


 

       從進口監管和檢疫方面來看,日本農産品容易進入香港,日本食品在香港也很受歡迎。日本農林中央金庫駐香港事務所所長淺田健一指出,「香港物流網完善,經營日本産食品的批發商也多,早上在(東京)豐洲競拍的魚下午就能到香港,晚上就可以在壽司店吃上了」。從日本出口的商用白米有三分之一流向了香港。

 

 

       另外,中國政府正在推進「大灣區」構想。因此,具備將香港作為進入大陸的立足點的環境。

 

       香港的店舖租金曾被認為是世界最高,其下降也意外成為推動因素。據香港媒體報道,位於繁華區的德國愛迪達旗艦店的租金比最高時降低了7成。

 

       香港日本人商工會議所20219月實施的調查結果顯示,回答今後3年增加香港辦事處員工的日資企業在零售食品行業尤其多。

 

       百農社的西田表示,「香港的自由度比大陸高,有些事情只有在香港才能做到」。在日本人口隨著少子老齡化而持續減少的背景下,對日本企業而言,進駐海外是不可避免的經營課題。

 

       為了降低進駐風險,今後仍利用香港作為巨大市場中國大陸門戶的情況將越來越多。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木原雄士 香港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