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貶值讓日本跨境商家大賣
2022/10/20
在日本,通過跨境電子商務(EC)向海外銷售商品的企業正在急劇增多。隨著IT技術的發展,翻譯和相關手續等變得簡單,日元快速貶值也帶來利多,越來越多的日本中小企業開始涉足跨境電商。2021年僅面向中國和美國的跨境電商就增長到了相當於日本對兩國出口額約1成的規模。跨境電商有望成為日本中小企業走向全球化的契機。
![]() |
日本經濟産業省的統計顯示,2021年面向中國個人消費者的跨境電商銷售額同比增加10%,達到2.1382萬億日元,對美銷售額增加26%,達到1.2224萬億日元。相當於對中美貿易統計出口額的約1成。中美被視為日本跨境電商的兩大主要國家。由於跨境電商的交易額必須超過20萬日元才會反映到貿易統計中,因此總體銷售額並不明確,但似乎已增長為一定規模的市場。
目前,面向海外的銷售勢頭更加強勁。日本國內最大的跨境電商支援企業BEENOS擁有日本3000多家企業的數據,統計顯示2022年1~6月的銷售額指數(按日元計算)比2020年同期增加8成,達到5年前的3.7倍。對東南亞、歐洲、北美的銷售額增長明顯。2015年前後,跨境電商的日用品銷售額也出現猛增並掀起熱潮,但社長直井聖太指出,此次飾品及手錶等「昂貴的嗜好品十分暢銷」。
![]() |
背景原因在於日元貶值。日元對美元匯率不斷下跌,按各國貨幣計價的日本産品變得越來越便宜。從BEENOS統計的客單價來看,按有效匯率換算,2022年1~6月僅比2020年1~6月增加4%。在物價上漲的情況下,與其他國家的産品相比,日本産品的價格競爭力提升。BEENOS的統計顯示,26%的美國跨境電商用戶購買日本産品的頻率和金額增加。
日本的窗簾生産銷售公司Kurenai(位於大阪府高槻市)通過在美國亞馬遜上開設網店,增加了對美銷售額。一款從室外看不到室內但從室內可以看到外面的日本國産高檔窗簾很受歡迎。社長津田善朗表示:「由於日元貶值,我們更容易提高利潤」。
2022年以後,在網上銷售便當盒等的BERTRAND公司(位於京都市)每月的交易總額達到1200萬~1300萬日元,增長了2~3成。社長Thomas Bertrand稱:「受益於日元貶值,我們可以增加庫存及促銷等,進行積極投資」。
IT的發展降低了從事跨境電商的難度,這一點也對日本企業起到推動作用。以前,商品介紹等的翻譯、與顧客的聯繫、配送與申報手續等十分繁雜,對日本中小企業來説負擔很大。
大型電商企業及支援公司提供的自動翻譯及代辦手續等服務越來越普遍,日本中小企業涉足跨境電商業務的難度降低。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的調查顯示,使用或正在考慮使用跨境電商的中小企業達到48%,比大企業高出約10個百分點。
![]() |
如果越來越多的日本中小企業開展海外業務,將有望提高盈利能力。日本《經濟財政白皮書》的分析顯示,已開始出口的企業與沒有開始出口的企業相比,在生産效率上呈現出改善傾向。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熊野英生指出:「跨境電商是中小企業在業務結構和經營上進行變革的良機」。
與其他國家相比,日本在電商的使用上仍相形見絀。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調查顯示,日本中小企業使用電商的比例為22%,低於世界平均水準(31%),排名比較靠後。雖説存在很大的擴大空間,但日本必須沉下心來,認真踏實地做出努力。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大林廣樹 伴正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