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衣庫」在中國遇逆風

2023/06/16


       作為經營「優衣庫」等服裝品牌的日本迅銷在海外市場的主要盈利地區的中國業務目前增長乏力。除了新冠疫情外,背後似乎還存在未能充分應對波及當地年輕人的消費流行趨勢這一情況。迅銷要實現此前提出的「10年後合併營業收入達到3倍以上的10萬億日元」的構想,中國業務的進一步擴大不可或缺。迅銷能否俘獲中國Z世代的心?

        

     

      「這決不意味著我們對大中華區(中國業務)失去了信心」,在4月的財報發佈會上,分析師指出中國業務的前景堪憂,對此迅銷的首席財務官(CFO)岡崎健這樣反駁道。

 

      中國業務(包括台灣和香港)202212月~20232月的平均每家店舖營業額比新冠疫情前的201812月~20192月下滑12%,降至1.69億日元。日本國內業務增長6%,達到3.15億日元,超過新冠疫情前,而中國業務仍未恢復。

  

      主要原因不僅僅在於疫情。高盛證券的分析師河野祥指出:「2021年,(在中國)‘國潮’趨勢加強。(迅銷)營收規模變大,有可能會更明顯受到消費趨勢變化等宏觀因素的影響」。

     

   

      「國潮」是將「國風」(中國風)和「潮流」結合起來的説法。除了在唐宋等時代的「漢服」中引入現代設計的服裝大受歡迎之外,還擴大至化粧品、音樂和電視劇等領域。據稱約為2.6億人、佔中國總人口19%1020多歲的「Z世代」引領著熱潮。

  

      據稱,中國的Z世代更傾向於重新評估和購買品質與設計均得到提高的中國産品,比起中老年一代,對海外品牌的信仰被認為沒有那麼強烈。迅銷表示「中國大陸1月以來的營業收入有所回升」,但此前一直屬於優勢的「高品質日本品牌」的號召力可能相比以前有所下降。

  

      中國業務是迅銷的根基。2022財年(截至20228)的營業收入同比增加1%,增至5385億日元,營業利潤減少17%,降至834億日元,分別佔合併整體的23%28%。截至2月底,店舖數量達到1028家,超過日本國內(807),佔整體的29%。如果無法重回增長軌道,有可能給長期戰略投下陰影。


     

      「在過去20年的增長過程中,營業收入幾乎以10年裏增長3倍的速度增長。力爭2024財年增至3萬億日元,下個10年增長3倍以上,達到10萬億日元」,迅銷會長兼社長柳井正在4月的財報説明會上,提出了集團整體的構想。首先,希望到5年後使中國業務、東南亞業務(包括印度、澳大利亞、南韓)、北美和歐洲業務分別將營業收入增加到超過日本國內優衣庫業務的規模。

   

   

      掌握關鍵的就是中國業務。英國調查公司歐睿國際的統計顯示,2022年中國服裝市場規模為41萬億日元,迅銷的市佔率為1.3%。假設迅銷能夠普遍地擴大世界各地區的營業收入、實現10萬億日元的營業收入,那麼中國業務的份額就必須提高至5%左右。在當地廠商趁著國潮崛起的背景下,這一門檻並不低。在當地,體育用品廠商李寧等正在迅速增長。

  

      迅銷面臨著障礙。那就是運營「ZARA」的西班牙最大服裝企業Inditex。該公司在屬於時尚中心的北美和歐洲具有優勢,在相關地區的82萬億日元的服裝市場中掌握3.6%的份額。相當於迅銷的近10倍。

       

      除了因幾乎不打折而能確保高利潤率之外,Inditex還利用産生的現金流展開積極投資。該公司的銷售凈利潤率達到11.3%,比迅銷高出3.6個百分點。2012年度以後的投資現金流(現金收支)合計額也達到21150億日元,明顯高於迅銷(8588億日元)

     

 

      從總市值來看,Inditex約為12萬億日元,迅銷為10萬億日元。迅銷曾一度超過Inditex,但未能長期穩定超越。迅銷要實現增長3倍的目標,需要向Inditex靠攏,有可能的話,需要確保可以超過Inditex。國潮湧動的中國業務的提振將成為迅銷的試金石。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平岡大輝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