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日遊客恢復到疫情前的7成
2023/07/20
訪日遊客人數正在緩慢回升。與疫情前相比,6月首次超過7成,達到207萬3000人。由於中國人訪日團體旅遊還未開放和日本的勞動力短缺,今後很難實現快速增長,在這種情況下,能否增加訪日遊客的每人平均支出、促進長期逗留和引導到地方城市將日趨重要。
日本國家旅遊局(JNTO)7月19日公佈的訪日遊客人數顯示,2023年1~6月半年間為1071.2萬人。雖然突破了1000萬人大關,但與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約1663萬人)相比,僅恢復了約6成。
6月是自疫情急劇蔓延的2020年2月以來首次超過200萬人。從國家和地區來看,南韓遊客最多,為54.5萬人,比2019年6月增加了89%。其次台灣為38.9萬人(減少15.6%),美國為22.6萬人(增加29.2%)。
![]() |
![]() |
日本2022年10月放寬口岸管理,自2023年3月起,恢復率按單月計算與疫情前相比一直徘徊在60%左右。之所以明顯低於疫情前的水準,是因為航班恢復緩慢以及中國人赴日團體旅遊還未開放。
在國際航班方面,北美航線正在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而中國和歐洲的航班仍在恢復中。截至6月底,全日空(ANA)的國際航線整體航班數為新冠疫情前的6成多,北美基本恢復。
中國航線僅為3成多。受烏克蘭戰爭影響、無法在俄羅斯上空飛行而被迫繞道的歐洲航線也只有剛剛到5成的狀況。全日空的社長井上慎一考慮到中國和歐洲的復甦遲緩,表示「整個國際航線在2023年度內恐怕無法復甦到疫情前的100%」。
中國目前還未放開訪日團體旅遊。6月來自中國的訪日遊客為20.8萬人,遠不及超過88萬人的2019年6月。即便如此,與2022年6月相比也增加至14倍。
構成支撐的是個人遊。據在中國發放簽證數量最多的上海的日本總領事館的數據,6月的簽證發放數量恢復到2019年平均水準的約8成。大部分是短期簽證。
成為需求全面復甦關鍵的地方航班的恢復也處於低水準。日本國土交通省的統計顯示,夏航季(3月26日~4月1日)的定期航班約為3100班,與2019年同期相比恢復至近6成。不過主要集中在羽田和成田等城市地區,地方機場持續低迷。
但是,即使訪日遊客人數恢復到新冠疫情前的水準,也不能毫無保留地高興。這是因為目前日本出現人手嚴重短缺。世界旅遊及旅行業理事會(WTTC)預測稱,2023年日本旅遊行業的就業人數為560萬人,比2019年少30萬人。
在接待體制未必完善的情況下,即使追求訪日遊客人數的增加,也有可能給旅遊地和渡假地帶來混亂。如果增加每位訪日遊客的消費額,可在不追求數量的前提下恢復到疫情前的消費額是有可能的。
日本觀光廳7月19日公佈的2023年4~6月訪日遊客每人平均的旅遊支出為20.5萬日元(速報值),比2019年同期增加32%。消費總額為1.2052萬億日元,降幅相比2019年僅為4.9%。
![]() |
淺草雷門前的觀光遊客 |
南韓、台灣和菲律賓的訪日人數比疫情前有所減少,但由於每個人的消費額增加,整體消費呈正增長態勢。
野村綜合研究所的執行經濟學家木內登英分析稱,最主要的原因是日元貶值。在外匯市場,疫情前為1美元兌108日元左右,目前日元貶值至139日元左右。「因為有便宜的感覺,比以往更能讓人們花錢。由於疫情帶來的反作用,被壓抑的需求構成支撐」。
木內指出「在旅遊業的人手短缺和過度旅遊被指出的情況下,不能單純追求數量,從搞活地區經濟的觀點出發,有必要擴充能推動遊客前往地方和增加消費單價的旅遊商品」。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