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生鮮食材對亞洲出口顯著增長

2021/05/31


       草莓、和牛等日本生鮮食材面向亞洲的出口正在增加。在香港和台灣等各地,新冠疫情導致的宅家生活成為常態。由於無法到日本旅行,作為居家生活的樂趣而享用日本食材的中高收入階層正在增加。對於面向國內餐飲店供貨低迷的日本生産者來説,出口成為寶貴的銷售渠道。

 

       以在香港運營大型綜合超市等的永旺旗下的永旺(香港)百貨有限公司為例,2020年以來,日本産水果和白米的銷售正在增長。目前,海膽和生蠔也受到歡迎,「每週都會售罄」。

 

 

       日本農林水産省的統計顯示,202113月農林水産品的整體出口額為2553億日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火車頭是亞洲。對香港出口為522億日元,增長34%,中國大陸增長48%,達到406億日元,台灣也增長45%,為289億日元,聯袂增長35成。

 

       與疫情前的201913月相比,在除了南韓以外的很多亞洲地區增長14成。

 

       能方便食用的水果的增長較為明顯。528日發佈的貿易統計顯示,日本14月的草莓出口量為1370噸,比上年同期增長9成,蜜瓜為140噸,增至2倍。主要出口目的地是香港和台灣。水果中出口量最多的蘋果達到15609噸,增長7成。

 

産自奈良縣的草莓(4月,東京都大田區)

 

       雖然存在2020年疫情等導致出口停滯的反向影響,但草莓和蜜瓜與201914月相比也增至約2倍,蘋果增長2成,需求旺盛。

 


 

       位於東京大田市場的蔬果批發商松源忙於用於空運的貨物打包作業。由於飛機航班減少,航空貨物運費漲至平時的2倍,但香港等的客戶表示「即使把運費算入商品貨款,也希望發貨」,訂單不斷湧來。

 

       松源的策劃室長鹿間正也表示,「2月華人圈春節期間的對香港出口是近年來最為火爆的。對溫室栽培的高檔蜜瓜和大顆草莓等高價産品的洽購突出」。香港和馬來西亞的訂單絡繹不絕,45月維持同比1.52倍的增速。

 

       出口最早復甦的是和牛。牛肉出口量自20206月起轉為同比增長,202114月為2183噸,增至上年同期的2.1倍。包括上腰肉等高檔産品在內,出口表現強勁。雖然是以當地的和食店等的消費為主,但據伊藤火腿公司出口推進部表示,由於疫情影響,「網購等家庭的消費也在增加」。

 

       日本白米出口也在增長。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農林水産和食品市場開拓課的川原文香表示,「到過日本的中國大陸和香港人的購買力很強。由於在日本吃過迴轉壽司和生雞蛋拌飯,産生了希望再次吃日本白米的意願」。

 

       2020年陷入苦戰的扇貝的出口也超過2019年。作為主力的對中國大陸出口以加工和冷凍産品為主。中國在本地庫存少的背景下迎來經濟復蘇,日本一家大型水産企業表示「需求增加直接帶動了訂單增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