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EV崛起讓鋰價一枝獨秀
2022/11/15
純電動汽車(EV)電池的主要原料價格出現兩極分化。鋰(Li)的價格在10月下旬創下歷史新高,而鎳(Ni)和鈷(Co)的價格卻上漲緩慢。背景是中國企業的EV生産迅速擴大。鋰是幾乎所有EV電池都需要的,而很多中國EV配備的低價電池不使用鎳和鈷。如果中國EV在全球市場也擴大銷售,鋰價一枝獨秀的局面將進一步加強。
每噸碳酸鋰50多萬元
英國調查公司阿格斯媒體的數據顯示,碳酸鋰價格截至10月21日為53.5萬元/噸,創下數據可追溯的2016年2月以來的歷史新高。鋰價從2022年6月開始逐漸上漲,比3月底上漲7%。而鎳和鈷的收盤價分別比3月底下跌32%和35%。與2021年底相比,鋰價上漲95%,而鎳僅上漲6%,鈷價下跌24%。
![]() |
背景是中國的EV生産迅速擴大。
由於上海解除封控的6月以後購買EV時的免稅措施延長等政策效果等,EV銷售猛增。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9月中國EV銷量為70.8萬輛,同比增長93.9%。産量也猛增至75.5萬輛,達到上年同月約2.1倍。
在中國備受關注的是3~5萬元的低價EV。這些EV上配備的電池大多是不用鎳和鈷的「磷酸鐵鋰電池(LFP)」。即使同為鋰離子電池,磷酸鐵鋰電池與使用高價鎳和鈷的「三元鋰離子電池」相比,續航距離短但價格低。
![]() |
比亞迪也致力於磷酸鐵鋰電池 |
作為「50萬日元EV」備受關注的上汽通用五菱汽車的「宏光MINI EV」也配備磷酸鐵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在中國的份額迅速擴大,目前銷量佔到約6成。還出現了改善磷酸鐵鋰電池性能的動向。中國的國軒高科正在推進將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提高到300Wh/kg(目前的2倍)的計劃。如果實現,將超過能量密度在250Wh/kg左右的三元鋰離子電池。
在使用磷酸鐵鋰電池的EV需求預計增加的背景下,鋰或將持續處於供不應求局面。澳大利亞等的礦山在過去的價格低迷期相繼關閉,未能及時對需求增加進行響應。預計礦山增産步入軌道要到2023年以後。智利等南美的鹽湖也出産鋰,但擔心破壞環境的居民強烈反對,阪和興業的理事伴野純一表示,「大幅增産並不容易」。
在世界脫碳潮流下,從中長期來看鋰極有可能供求緊張。比利時魯汶大學預測的2030年非鐵資源供求動向調查結果顯示,鋰明顯短缺。
要想實現巴黎協定提出的控制氣溫較工業革命前上升幅度的目標,即使鋰的産量到2030年增至3倍,也無法滿足需求(300萬噸)的一半。即使隨著供應技術革新等而增加近6倍,仍短缺50萬噸。由於供應短缺的擔憂強烈,「即使供應多少增加一些,價格應該仍會趨於上漲」(伴野純一)。
EV領域之外的鎳和鈷需求不明朗
如果EV需求增加,鎳等的需求也會增加。據住友金屬礦山預測,EV電池使用的「1級」高純度鎳的需求到2023年將達50萬噸,比2022年增加22%。很多觀點認為,鈷需求也將持續擴大。
在世界最大的EV市場中國傾向於磷酸鐵鋰電池的背景下,只有三元鋰離子電池使用的鎳和鈷被認為增長較為緩慢。魯汶大學預測的2050年需求顯示,鋰需求將達到2020年的22倍,而鈷僅為2020年的5倍,鎳僅為2020年的2.7倍。
![]() |
目前的需求也不如鋰旺盛。由於通貨膨脹和俄羅斯進攻烏克蘭,世界各地的經濟增長都可能放緩,在此背景下,不銹鋼領域的鎳需求、飛機部件用特殊鋼的鈷需求等其他用途的需求趨勢變得不明朗。
關於鎳價,住友金屬礦山的執行董事丹羽祐輔指出,「作為國際指標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期貨目前一直徘徊在2萬2000美元/噸附近」。據他表示堅挺的EV需求將與其他用途的疲軟相抵消。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川路洋助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