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關西經濟對中國依賴度高,面臨考驗

2023/10/08


大阪市的高層建築群

          

      中國的經濟減速給日本關西地區的經濟投下了陰影。按各國和地區來看,關西2府4縣(大阪府、京都府、兵庫縣、和歌山縣、奈良縣、滋賀縣)對中國的出口最多,在總出口額中的佔比高於日本全國的平均水準。還有企業對中國的銷售額超過整體的5成。隨著中國解禁赴日團隊遊,雖然入境觀光得到助推,但當地的經濟復甦仍陰雲密布。

  

         

      據大阪海關統計,關西2022年的出口額同比增長16%,達到21萬6265億日元,其中,對中國的出口額同比增長8%,達到5萬2477億日元。對中國出口在關西出口額中所佔的比例為24%,高於日本全國平均(19%),可見對中國的依賴度較高。

    

      另一方面,由於目前中國房地産市場行情低迷等,中國經濟的減速感增強。中國人民銀行(央行)8月實施了2個月來的再次降息,中國政府則引進了減輕家庭購房首付負擔的支援政策,但效果仍不明朗。

  

      據QUICK FactSet(包含部分推算)的數據,總部位於關西的日本上市企業中,對中國的銷售額在總體中的佔比超過5成的企業有4家。塗佈設備廠商Techno Smart在中國的銷售額佔比達到6成以上。該公司預計2023財年(截至2024年3月)將實現增收,負責人指出「前景並不算太糟」。與此同時,該負責人也表示「我們意識到對中國依賴度高的問題,希望積極向北美及歐洲等推廣」。

         

        

      石油設備配件廠商NAGAOKA、液晶零部件廠商SK-Electronics及半導體相關設備廠商高鳥(Takatori)對中國的出口占比也都超過5成。佔比超過2成的有38家企業,超過1成的達到119家企業。

  

      按關西對中國的出口品類來看,電氣設備佔到總出口額的35%,一般機械佔18%。關西的出口以半導體等製造設備及電子部件等為主,對中國銷售額佔比高的企業大多屬於這些行業。

   


      在日本的股市上,越來越多投資者出現了遠離對中國經濟依賴度高的關西企業的動向。如果將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底的股價為100進行簡單平均,總部位於關西的上市企業(可比較的530家)截至9月22日為101,遠遠低於東證股價指數(TOPIX)的138。

     

    

       日本銀行(央行)大阪支店的支店長中島健至指出:「在2023年初有觀點認為中國電子部件等的需求在下半年將出現恢復的跡象,但目前正在稍微往後推遲」。他認為:「(中國經濟)前景越來越難以預測」。

  

      中國8月解禁了因疫情而限制的赴日團隊旅遊。疫情前關西的入境遊客中,中國人最多,因此對消費恢復的期待很高。另一方面,日本近畿大學短期大學部的入江啟彰教授指出:「比起中國解禁團隊遊的正面效應,中國經濟減速帶來的負面效應的影響更大」。

                   

      圍繞中國,由於存在中美貿易摩擦等諸多風險,在「過於依賴中國經濟的現狀被認為並不是好事」(入江教授)的背景下,日本企業也在推進供應鏈等的重構。對關西經濟而言,考驗還將持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田村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