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德里「單雙號」看治霾措施

2016/02/19


  「PM2.5」儼然已成為大氣污染的代名詞。要説PM2.5濃度最高的城市,當屬印度首都新德里。2016年冬季更是甚于往年,在濃密霧霾的籠罩下,不斷有人生病倒下。為了控制污染,新德里政府實施了臨時抱佛腳的「乘用車減半政策」,但遭到印度人民的強烈反對,目前仍未找到有效的改善措施。

  霧霾從晚上到次日早晨不斷變濃,新德里旅遊勝地「印度門」一片矇矓。朝陽升起後的光線依然昏暗,路燈仍未熄滅。汽車相撞事故增加,很多人開始出現咳嗽不止等各種症狀。有分析認為,新德里大氣污染導致的死亡人數每年達1萬~3萬人。有的醫院在40%的體檢人員中發現了肺功能問題。

  單雙號限行

  印度此次的大氣污染自2015年10月開始變得嚴重。美國大使館實時監測的PM2.5濃度在11月上旬達到509微克/立方米,超過6個級別中最嚴重的「危險水準」。美國大使館認為該水準已「無法給出健康方面的任何建議」。11月中旬甚至一度達到976微克。

  「這是緊急事態」,2015年12月4日,新德里首席部長阿爾溫德·凱傑里瓦爾(Arvind Kejriwal)突然宣佈了一條治污「妙計」,汽車尾號單雙號限行。1月1日~15日上午8點至下午8點實施了限行,對於違規上路車輛每次處以2000盧比(約合人民幣194元)的罰款。

  半數以上的新德里市民難以忍受大氣污染,贊成「單雙號限行政策」,但不滿的聲音也很多。在印度,與同事和鄰居拼車很不方便,公交線網覆蓋不足,搭車上班又太貴。由於反對聲音眾多,德里高等法院表態,擬要求政府在1月上旬之前中止限行措施。

  説起單雙號限行措施,大氣污染同樣嚴重的中國北京已在2015年12月實施。除了汽車限行,北京市政府還要求建築工程暫停、工廠停工和減産。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的監測顯示,目前PM2.5濃度降至12月的幾分之1。與成效不大的新德里形成了鮮明對比。

  但是,印度也開始實行來自最高法院的「強權政策」。2015年12月,排量2000cc以上的柴油車在新德里不予發放牌照,2016年3月之前禁止10年以上的柴油車上路。

  被波及車輛眾多的豐田和印度馬辛德拉公司(Mahindra & Mahindra) 認為「不能説(柴油車)是超過汽油車的污染原因」,請求當局重新考慮。但最高法院反問道,「你們的車在排放‘氧氣’嗎?」大量使用豐田車的計程車公司經營者非常頭疼,「柴油車限制如果常態化,我們公司90%的車將無法使用」。

  最大來源是粉塵

  如果尋找PM2.5的發生源,就會發現這些措施過於針對汽車。據印度理工學院(IIT)坎普爾分校統計,德里首都圈PM2.5中的38%來自粉塵,而汽車僅佔20%。環保團體「科學與環境中心」主任阿努米塔·羅伊·喬杜里(Anumita Roy Chowdhury)指出,「中央政府也對其他發生源的採取了對策」,並強調事態「逐年變得嚴重」,要必要實行廢氣限制規定。

  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統計,印度大氣污染導致的死亡和健康損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在2010年達到4587億美元。這相當於印度在同一年GDP的27%,對於經濟也是非常巨大的損失。

  德里首都圈政府認為,限制措施降低了PM2.5濃度,有意推出第2波單雙號限行措施。可以想像,屆時將出現一些對不能開私家車的乘客乘機漲價的計程車司機,今後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將成為課題。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4年的PM2.5調查報告,在全球濃度最高的10個城市中,印度佔6個城市,新德里排在第1位。中國甘肅省蘭州市排在第36位,北京排在第76位。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新德里 黑沼勇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