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日本人學校陷入辦學苦境

2021/12/17


      開設在中國的日本人學校正在拼命爭取能延續下去。雖然目前在中國本土運營的日本人學校超過10所,但新冠疫情擴大的2020以後,這些學校正面臨學生減少的問題。2021年秋季,各地的學校還接到了被認為受到「反日」影響的無聲電話。在中國的日本人學校有的擁有近半個世紀的歷史,即便如此,這些學校還是在一步步走向十字路口。

       

廣州日本人學校坐落在廣州市郊區

      「廣州日本人學校是日本企業維持並提高對廣州投資的重要基礎設施。為了讓學校繼續開辦下去,請提供運營補貼」。

 

      11月下旬,由進駐中國南部廣州市的日資企業等組成的廣州日本商工會在與當地政府召開的交流會上發出了這樣的呼籲。日本方面提出的問題和請求共有十幾項,其中大家最為關心的事項莫過於請求對日本人學校提供支援。

 

      學校運營陷入虧損

 

      廣州日本人學校由廣州日本商工會向會員企業募集捐款後於1995年創辦。目前校舍坐落在廣州市郊區,很多學生需要乘坐巴士從市中心花費約一個小時來校上課。該校設有小學部和初中部,新冠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4月,在校學生約為450名。2020年秋季減少到200多人,人數幾乎減半。之後雖然逐漸恢復,但仍低於300人。

 

      有些年級原本有3個班,現在縮減為兩個班,每個班級的學生人數也從20多人減少到了10多人。該校每年都會按照慣例舉行運動會,過去曾盛況空前,前來為孩子加油助威的家長甚至為佔一個好座位發愁,但2021年這一運動會的規模也大幅縮小。據稱,學生人數的減少直接導致學費收入減少,雖然通過將紙質資料電子化等,努力削減經費,但疫情以後學校運營已連續兩年陷入虧損。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能請求當地政府伸出援手。

    

      據日本駐華大使館介紹,在中國本土,廣州、上海、北京等9座城市共有11所日本人學校。另外,各地還設有面向就讀國際學校等的日本學生提供教育的日本人補習學校。在日本人最多的上海市,包括高中部在內,共有3所日本人學校。位於首都北京的北京日本人學校於1976年建校,至今已有近50年的歷史。

     


      當然,不僅是廣州,日本人學校在總體上呈現出學生人數減少的趨勢。原因是在中國生活的日本人的減少。日本外務省的「海外在留日本人數調查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10月,居住在中國的日本人的人數為11萬1769人,比上年減少4%。受中日關係惡化等的影響,2013年減少10%,之後幾乎每年都減少2~3%。2020年以後新冠疫情蔓延更是雪上加霜。中國嚴格限制海外入境,目前仍要求入境後隔離3周左右。

 

      從中國的各城市來看,2020年10月生活在廣州的日本人人數為5881人,比2019年減少15.5%,降幅尤為明顯。降幅最大的上海也比同比減少4.7%至3萬9801人,北京減少5.2%,目前有7730人。在中國的很多城市,日本人都在減少,而且至今看不到恢復的跡象。如果隨著學生數量減少,學校不得不停辦,那麼拖家帶口在中國工作的日本人將進一步減少,這對進駐當地的日資企業的業務恐怕也會産生影響。

 

      另一個擔憂是在中國忽隱忽現的仇日舉動。

 

      體育課改在室內上課

 

      「中國土地上為什麼有這麼多日本人學校?」,10月底,這樣一個帖子在中國的網際網路上廣泛傳播。幾乎同一時間,各地的日本人學校開始收到騷擾電話。廣州日本人學校11月暫時取消了戶外體育課,改在體育館上課。該校校長加藤康得解釋説「我們還與日本駐廣州總領事館合作,採取了增加警備人員等對策。全面建立讓孩子們能夠放心上學的環境」。

 

      現在情況已經穩定,但如果仇日情緒再次高漲,恐怕還會出現問題。

 

      不過,日本的孩子們在中國上學,對拓寬未來中日交流的橋樑潛藏著極大的可能性。有的日本人學校定期安排與中國當地學校交流的機會,中日的孩子們分別用對方國家的語言問候及介紹本國的文化。日本人學校的孩子中,有人説「平時跟中國的小朋友沒有太多接觸,因此這次非常開心」。廣州日本人學校的加藤校長説「在新冠疫情下,現在很難面對面交流,但希望今後進一步加深以前一直保持的聯繫」。

 

      2022年將迎來中日邦交正常化50週年。估計各地會舉辦慶祝活動,希望中國的日本人學校也成為中日雙方的孩子們互相慶祝、無憂無慮培育和增進友好的地方。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川上尚志 廣州支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