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貶值真讓日本受益了嗎?

2018/12/04


       日元兌美元貶值一直被認為將提高日本出口企業的收益,帶來股價走高,促進日本經濟發展。但日本逐漸變為很難稱得上貿易立國的形態,日元貶值的益處也出現扭曲。由於被稱為「1強」的堅挺的美國經濟推動,美元匯率創出33年來的新高,日元維持著從歷史上來看較低的水準,但「日元貶值=提振日本經濟」這一簡單公式正在消失。

 

 

       與其他國家相比佔優勢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永浜利廣估算認為,因2013年度以後的日元貶值,日本企業2013~2017年度的5年裏經常利潤合計被推高52萬億日元。這一鉅額收益相當於日本國內生産總值(GDP)的1成。如果日元貶值,則日本的出口競爭力將增強。如果是品質相似的競爭産品,那麼與其他國家相比,日本將在價格上佔據優勢。例如,川崎重工業向美國波音公司供應的引擎零部件「由於具備高附加值,即使日元貶值也無需降價」,貶值的部分將直接推高利潤。日本製造業一直在享受日元貶值的果實。

 

       但在最近5年間,日元貶值如何影響企業收益呢?産生貢獻的渠道已明顯改變。日本經濟産業研究所的理事長中島厚志表示,這是因為「日本已經從貿易立國變為對外投資立國」。

 

 

      本田將全球劃分為北美、歐洲和中國等6個區域,正在推進本土化生産。結果,在美國的本土化生産比例達到7成。日本企業面向全世界的開展業務,配合當地的需求,完善高效的生産體制,盈利模式正在從通過出口賺錢轉變為在當地賺錢。

 


 

       觀察國際收支可以發現,這種變化非常明顯。截至2007年度,日本的貿易順差超過10萬億日元,是經常項目盈餘的推動力。但到了2011年度,直接投資收益(相當於海外子公司賺到的收益)超過了貿易收支。由於日元貶值,海外子公司賺到的收益按日元計算出現激增,2018年度有望首次超過10萬億日元。直接投資收益已成為經常項目盈餘的新的火車頭。

 

       有效匯率低

 

       是通過出口賺錢,還是在當地賺錢,這對日本經濟來説有很大差異。如果是出口型,在日元貶值帶來收益時,企業將在日本推進加薪和設備投資,容易增加國內需求。但如果是當地型,設備投資將流向海外,員工也多在當地招聘,即使通過日元貶值在海外賺到的錢增加,成果也難以回到日本國內。

 

日元與美元(資料圖)

 

       日元的有效匯率在過去20年裏處在幾乎可以説是最低的水準,法人企業統計顯示,2017年度的經常利潤達到83萬億日元,創下歷史新高。但與收益相比,日本國內的設備投資欠缺強勁勢頭。另一方面,海外的併購和設備投資增加,海外直接投資餘額截至2017年底達到174萬億日元,在10年裏增至近3倍。

 

       日企的利潤快速復甦,股東和經營者受益,然而日本國內的工資卻增長乏力。日元貶值帶來的利潤增長越來越難以惠及日本經濟整體。

 

       日元貶值不僅有積極的一面,還將導致進口産品的價格上漲,成為擠壓家庭收支的因素。在以出口為起點、日本經濟越來越難以受益的現在,日元貶值對於日本中低收入者來説,消極的一面或將更加明顯地體現出來。此前一般認為日元貶值有利於日本,但現在不能簡單地下定論了。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馬場燃  後藤達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