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險時買入日元的格局發生改變
2020/02/21
在外匯市場,日元正持續貶值。日本時間2月20日晚,日元兌美元匯率貶值至1美元兌112日元區間,創出約10個月以來日元貶值的最低水準。顯示美國經濟堅挺的經濟指標不斷出現推動投資者買入美元,同時疊加以日本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肺炎感染擴大及經濟前景隱憂為背景的賣出日元。「避險時買入日元」這一以往的格局有可能發生改變。
![]() |
在20日的東京市場,日元貶值至1美元=111.85日元,隨後在歐洲市場貶值進一步加劇。日元兌歐元匯率跌至1歐元=121.0~121.5,創下約2個月來的低值。美國新屋開工總數和美國生産者物價指數(PPI)超出市場預期,再加上有關中國政府出台企業援助措施的報道等,推動避險情緒降溫。買入美元的勢頭加強。
另外,有報導稱運營7-11便利店等的日本柒和伊控股(HD)已啟動斥資約220億美元收購美國便利店的獨家談判,由於有觀點認為這將帶來鉅額的美元需求,因此似乎也推動了美元買盤。此前一直增加日元持倉的投機資金匆忙進行了反向交易(賣出日元),這也加劇了日元貶值。
在外匯市場,此前形成了避險情緒加強時日元被買入、緩解之後美元買盤勢頭加強這一慣例。投資者為獲取較高收益而甘冒風險的「風險偏好上升(risk on)」與避險情緒加強的「風險偏好下降(risk off)」的微妙平衡形成了創出歷史最小匯率浮動幅度的2019年的「低波動日元匯率」。但是,此次的日元大跌暗示出這種均衡已出現一面倒的狀況。
![]() |
如果在此前,日元貶值往往與風險偏好上升形成一體,但日本國內對沖基金的投資負責人表示,「此次並非風險偏好上升行情」。實際上,在20日的股票市場,受日元大幅貶值的影響,日經平均指數雖一度迅速上漲,但之後迅速呈現上漲乏力的態勢。背景是對日本經濟前景的擔憂。
2019年10~12月,日本經濟受到颱風災害和消費增稅的影響而出現負增長,越來越多觀點認為,新型肺炎的感染擴大將導致經濟復甦推遲。因此,避險時買入日元這種格局難以成立,正在形成容易倒向買入美元的行情環境。觀察最近1周主要貨幣兌美元的匯率波動,日元的貶值幅度最為巨大。
當然,對於現在的行情屬於風險偏好上升還是下降,市場參與者的看法不一。野村證券的後藤祐二朗指出「美國經濟強勁→風險偏好上升→日元兌美元貶值這一局面並未改變」。另一方面,瑞穗銀行的唐鐮大輔表示,「這是風險偏好下降性質的買入美元」,與局部出現的「做空日本」的看法保持距離。
可以確定的是,由於對日本政府應對發生新型冠狀病毒聚集性感染的郵輪「鑽石公主號」的疑慮,以海外企業為中心,悲觀看待日本經濟前景的空氣加強,與此前相比,日元利多因素正在減少。今後,或將維持容易邁向日元貶值的行情環境。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