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4成股市跌入「熊市」

2022/06/21


      世界各國的股價指數相繼跌至被視為「熊市」的水準。在由全球股票構成的MSCI的代表性指數中佔4成的19個國家和地區的股市比近期高點下跌2成以上。在各國的中央銀行加快貨幣緊縮的背景下,對於迅速加息導致經濟過度冷卻的「過度殺傷(overkill)」的警惕正在加強。

   

      在股票市場,如果相比最近1年(52周)內創出的高點下跌20%以上,就將被視為「進入熊市」。目前被認為已陷入被迫拋售等,大多數投資者顯得悲觀、喪失自信的局面。由於容易對利空因素做出反應,行情逐漸變得難以上行。

 

      全球總市值蒸發約25萬億美元

   

      以47個主要國家為對象的MSCI所有國家世界指數(ACWI,按當地貨幣計算)截至6月17日跌至702.8點。相比創出近期最高點的1月4日下跌20.7%,已進入熊市。這是新冠疫情蔓延初期的2020年4月以來,2年零2個月來再次進入熊市。根據QUICK FactSet的數據進行計算,全球總市值進入今年後蒸發了約25萬億美元。

   

紐交所(6月13日,REUTERS)

                                                               

      MSCI的以已開發國家為對象的指數顯示,在全部23個國家中,相當於52%的12個國家和地區的跌幅超過20%。美國的指數下跌24%,德國下跌24%,瑞士下跌20%。日本下跌13%,跌幅相對有限,但日經平均指數在6月20日盤中一度創出約3個月以來的新低。

 

      以24個國家和地區為對象的新興市場國家指數顯示,3成進入熊市。除了中國大陸(下跌35%)和巴西(下跌28%)等主要國家之外,匈牙利(下跌40%)和波蘭(下跌33%)等明顯受到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影響的東歐明顯下跌。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3月時隔約2年啟動了基準利率的提高。不過,通貨膨脹勢頭依然強勁,5月決定加息0.5%,這是約22年來最大加息幅度,還在6月15日敲定創約27年來最大幅度的0.75%的加息,正在加快貨幣緊縮。野村證券的高級策略分析師小高貴久表示「認為迅速加息或將導致經濟衰退這種擔憂正籠罩市場」。

 


      即使在歐洲,歐洲中央銀行(ECB)也于9日提出了7月結束量化寬鬆和時隔10年加息的方針。英格蘭銀行(央行)自2021年12月起,連續5次會議維持加息,另外,此前長期維持貨幣寬鬆的瑞士國家銀行(央行)也在16日啟動了15年來首次加息。

      

  

      世界銀行7日將2022年世界經濟實際增長率預期下調至2.9%,比上次1月下調1.2個百分點。世界銀行考慮到低收入國家等,敲響警鐘稱「存在發生物價走高和經濟衰退同時出現的‘滯漲’這一風險」。

 

      價值股也迅速走弱

  

      經濟減速隱憂正在同時對成長股和價值股造成影響。MSCI的已開發國家成長股指數處於比2021年11月的高點下跌30%的水準。蘋果、微軟以及旗下擁有谷歌的 Alphabet等美國大型IT企業也聯袂下跌3成左右。

 

      自2022年初以來,在加息被市場意識到的情況下,價值股取代成長股,吸引了資金。不過,進入6月後迅速走弱,目前相比1月的最高點下跌15%,接近進入熊市。被認為抗通膨性較高的房地産投資信託(REIT)的已開發國家指數也下跌2成以上。

 

      有觀點指出,很多國家和地區已進入熊市的股票市場仍存在估值偏高的情況。

 

      例如美國標普500指數的預期PER(市盈率)17日降至15.5倍,相比2021年底的21.5倍有所下降,作為PER倒數的收益率則從4.7%提高至6.5%。但是,由於利率也出現上升,標普500的收益率減掉10年期國債利率的「收益差額(yield gap)」僅為約3.2%。日本大和證券的首席策略師阿部健兒指出「利率上升成為沉重負擔,僅為接近股價出現調整的2018年的約2.8%這一水準」。

 

        目前,雖然出現商品價格和國際物流成本的上漲告一段落的跡象,但是,對通貨膨脹和貨幣緊縮加速的擔憂持續加強。市場正在關注4~6月的企業業績。如果經濟減速的影響得到確認,投資者的避險情緒將進一步加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