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類企業業績復甦遲緩

2020/07/31


       中國餐飲和零售等消費相關企業的業績改善遲緩。從全部行業的1600家上市企業來看,20201~6月的凈利潤預計同比減少15%左右。相比1~3月的減少5成有所復甦,但復甦程度存在差異。在警惕第2波新冠疫情的背景下,消費相關領域眼下有不少企業出現虧損。

 

       全聚德表示北京的門市顯示出一定的復甦,但第2波疫情産生負面影響。該公司4~6月也出現最終虧損,啟動了創業150年來的改革。全聚德取消了約10%的服務費,同時還下調了很多菜品的價格。據悉還將開發面向年輕人的店舖。

 

       中國1~6月國民每人平均實際可支配收入同比下降逾1%。為了刺激需求,企業不得不降低客單價。陜西省的老牌餐廳「西安飲食」4~6月也繼續出現最終虧損。在人員往來恢復的4月以後,並不是所有餐飲店都在復甦。

 

       有統計顯示,1600家上市企業的20201~6月凈利潤同比減少15%左右。與5成以上企業最終利潤下降的1~3月相比,業績惡化已踩下煞車。出現最終虧損或利潤下降的企業約佔5成,與達到7成的1~3月相比有所好轉。

 

 

       以在上海和深圳上市、截至728日已披露業績預期的企業為對象進行了統計。剔除無法與上年同期比較的企業和金融業後,佔上市企業整體約4成的企業成為統計對象。針對提出定性預期的部分企業,根據分析師預測等進行了推算。

 

       按行業來看,復甦程度存在顯著差異。服務、旅遊和家電等個人消費相關行業復甦遲緩。

 

       阿里巴巴集團出資的家電連鎖企業蘇寧易購1~6月出現最多2.4億元的最終虧損,涉足傢具業務的居然之家也出現5成以上的最終利潤下降。

 

       阿里巴巴攜手地方政府發放大量優惠券,積極刺激消費。但「雙11」和「618大促」等大規模促銷活動的新鮮勁兒正在減弱,對消費者來説,作為囤積降價消耗品的機會的側面正在加強。不僅是傢具企業,涉足空調的格力電器也出現約5成的最終利潤下降,很多耐用消費品表現低迷。

 

格力的門市

 

       博報堂生活綜研(上海)5月實施的調查顯示,回答「注意節約的情況增多」的受訪者比例達到57%。餐飲、旅行和娛樂等排在想要節約的品類的前列。博報堂表示,「消費者的心理至今仍處在‘疫情下’」。以被網購擠壓的實體店為中心的企業等正在面臨消耗戰。

 


 

       從業績較早恢復的企業來看,「新冠特需」和依賴中國推進的基礎設施建設東風的一面比較突出。

 

       6月中旬,在北京的大興區體育館,9個大型充氣帳篷一字排開。這裡是基因組分析企業華大基因設置的PCR檢測設施「火眼」。

 

       高3米、每個達70多平方米的設施據悉僅需3天即可投入運作,每天可進行3萬件檢測。華大基因在中國16個城市、海外17個國家和地區開設檢測設施。

 

       檢測設施與已出口3500多萬套的試劑盒並列,成為該公司1~6月凈利潤達到約16億元、增至上年同期8倍的原動力。同行業的達安基因的凈利潤也超過10倍。146家醫療與生物公司實現33%的最終利潤增長。

 

 

       此外,財政支出也已啟動。1~6月固定資産投資同比減少3%,但降幅較1~3月的16%縮小。目前,地方政府和旗下投融資企業「融資平臺」正在通過發行債券等加快融資,固定資産投資到今年下半年轉為增長的可能性很大。從成為先行指標的工程機械領域來看,中聯重科1~6月凈利潤預計最多達到42億元,同比增加6成左右。

 

       中國領導層正在增加的公共事業正在顯現出支撐就業的效果。但是,觀察企業業績可以發現,要通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來推動包括農村在內的消費復甦,或許仍需要一段時間。

 

       日本經濟(中文版:日中文網)勇祥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