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入EV普及期,價格大戰正酣
2023/04/18
世界最大規模的汽車展會「上海國際車展」4月18日在中國上海開幕。在中國,圍繞純電動車(EV)等環保汽車的競爭日趨激烈,以純電動汽車為中心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被認為在2023年將比上一年增長30%,達到900萬輛,3輛新車中就將有1輛是純電動汽車,進入普及期。除了以比亞迪(BYD)為代表的本土企業之外,美國特斯拉等歐美企業也在展開銷售攻勢,在此背景下,日本企業的行動遲緩日趨明顯。
![]() |
比亞迪在上海國際車展的展示(4月18日) |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純電動汽車市場,中國的純電動汽車廠商被認為達到約200家。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包括汽油車等在內的2023年新車銷量將比2022年增長3%,增至2760萬輛,其中以純電動汽車為中心的新能源汽車有望達到900萬輛,佔到3成。還有觀點認為2023年新能源汽車將增至近1000萬輛,到2035年至少達到2500萬輛,佔新車銷量的80%(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
美國2022年銷售的純電動汽車(含乘用車和小型卡車)為81萬輛,純電動汽車份額為6%,歐洲18個主要國家的純電動汽車銷量為153萬輛,佔整體的比例為15%。日本國內2022年度的純電動汽車銷量(含輕型汽車)相比上一年度增至3.1倍,達到77238輛,但僅佔乘用車整體的2.1%,中國的純電動汽車市場的增長速度十分突出。
目前在中國市場發生的是歐美企業的降價攻勢。在華份額居第2位的特斯拉自2023年1月起下調了在中國銷售的轎車「Model 3」和SUV「ModelY」的價格。與上年相比最多下調14%,甚至出現相比特斯拉在歐美銷售的産品便宜近5成的情況。美國福特汽車和德國福斯等也緊跟特斯拉的步伐。在本土企業中,在華份額居首的比亞迪下調SUV「宋PLUS」的價格,豐田則下調了SUV「bZ4X」價格,均通過降價等措施抑制了價格。
![]() |
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正日趨激烈,在特斯拉點燃的降價大戰中,純電動汽車廠商的優勝劣汰有可能變得明朗。另一方面,隨著為拉攏消費者而展開競爭,價格和車型的範圍正在迅速擴大。過去主要為高檔車和廉價車,形成兩極分化,但隨著進入普及期,介於兩者之間的車型也在增加。
瑞穗銀行商務解決方案部的主任研究員湯進將中國的純電動汽車銷售趨勢分為3個價位進行分析。從2023年1~3月的銷售情況來看,低價位的100萬日元以下(約合人民幣5.1萬元)、中價位的200萬~3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0.2萬~15.3萬元)、高價位的400萬~6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0.4萬~30.6萬元)等三個價格區間,EV所佔的銷量份額都超過了15%。
![]() |
尤其是購買200萬~300萬日元EV的群體,2021年為23%,2022年為32%,2023年1~3月增至37%。中國的純電動汽車的需求集中在100萬~400萬日元,情況與頂峰處於一個點的汽油車有所不同。要搶佔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吸引中産階層似乎日趨重要。
MarkLines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日本廠商在中國的按工廠出貨量計算的純電動汽車銷售份額還不到1%。在暢銷車的價格構成與汽油車不同的情況下,在純電動汽車領域行動遲緩的日本廠商將不得不在中國採取新的價格戰略。
豐田的當地合資企業一汽豐田於2022年底啟動純電動的新款轎車「bZ3」的預售。價格最低18.98萬元起 ,將爭取中産階層以上的需求。
另一方面,本田在中國的合資企業自3月開始實施降價政策。廣汽本田與東風本田2022年投放的純電動汽車「e:N」系列的首款車型起價為17.5萬元。已啟動向4月底之前購車的客戶優惠3萬元人民幣的促銷活動。
![]() |
保時捷在上海國際車展的展示(4月18日) |
瑞穗銀行的湯進指出,「在與本土廠商的價格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明確日本車企在哪些細分市場發揮優勢,成為擴大銷售的關鍵」。
在今後的純電動汽車戰略中,確保電池也日趨重要。中國純電動汽車企業的優勢在於,核心零部件電池的中國産業規模已佔到全球市佔率的7成。有分析認為即使降價,由於供應鏈位於當地,也容易降低成本,有望抑制收益惡化。
在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上擁有僅次於特斯拉的第2大份額的比亞迪以電池起家,作為車載電池企業,也位居全球市佔率的前列。不僅生産電池,還自主生産電池以外的關鍵零部件驅動馬達和功率半導體等,不斷提高價格競爭力。從日本企業來看,不僅在新的純電動汽車品牌的滲透方面,在原材料等供應鏈構建方面,與本土廠商的合作也不可或缺。
日本AlixPartners的常務董事鈴木智之表示,「隨著中國企業在電池和零部件等硬體與軟體方面具備競爭力,日本汽車製造商如何建立合作關係將變得更加重要」。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田邊靜 上海、川上梓 東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