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道出的産品製造真諦:做減法

2021/09/16


      小玉祥司:美國純電動汽車(EV)企業特斯拉以及太空開發初創企業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親自介紹火箭工廠的視頻此前被公開。雖然工廠本身也受到關注,但解釋稱「與設計相比、製造工序更為重要」的馬斯克本人對産品製造和開發的想法更能引起人們的興趣。他提到的「如何減少(工序)」的這一重視「減法」的態度對於日本企業來説也值得借鑒。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工廠製造的大型宇宙飛船「星艦(Starship)」的效果圖(圖由該公司提供)

            

      「流程」的削減很重要

  

      在視頻「跟馬斯克一起參觀星艦基地(Starbase Tour with Elon Musk)(Part1)」中,馬斯克在回答採訪的同時介紹了製造正在開發的大型火箭「星艦(Starship)」等的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工廠「星艦基地」。這一視頻由太空領域的網路媒體「Everyday Astronaut」發佈在視頻網站YouTube上。

  

      在視頻的開頭,馬斯克表示「雖然經常有人問我設計了什麼樣的火箭引擎,但引擎的基本設計在前蘇聯時代已經完成」。他進一步強調稱「設計製造系統必須付出相當於設計引擎的10倍乃至100倍的努力」。

  

      接下來針對製造工序,馬斯克分了5個階段加以説明。首先是對主要事項給出定義、第2是削減流程、第3是優化、第4是持續提高速度。最後則是應對量産的自動化。

  

      在這些階段中,馬斯克表示「增加也許可能需要的東西,這種做法不是很好」,他強調了排在第2的削減流程的重要性。據他説,在開發可重覆利用的火箭之際,曾存在各種認為最好應具備的功能,但結果大多數都是沒有用的。馬斯克表示,如果缺少了真正需要的東西,之後追加即可,但「如果只是追加而不修改,就意味著沒有充分削減」。

      

特斯拉曾在安裝于純電動汽車電池上的襯墊的必要性方面遭遇失敗,這也支撐著馬斯克的信念

     

      馬斯克還披露了特斯拉的失敗經驗。特斯拉一度給純電動汽車(EV)的電池盒的上部安裝玻璃纖維的襯墊,併為了相關工序的自動化而進行了大量投資。之後詢問技術人員「為什麼需要這一襯墊?」,電池的安全性負責人回答「用於防止噪聲和振動」。不過,噪聲和振動的負責人卻表示「用於防止火災」。理由截然不同。

  


      據説,之後進行了各種測試,得到的結論是不需要這一襯墊。由於在並未充分落實削減的流程這一情況下推進優化和自動化,結果産生了很多的浪費。

     

      自由度高的美國的民間開發

  

      這種流程和功能的削減似乎正是以宇宙産業為代表,日本不具優勢的領域。從生産企業方面也可以聽到抱怨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交付的設備等重視可靠性,因此流程等方面的限制很多,應對起來需要耗費成本。

    

      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NASA)也積極利用民營企業的力量,只要滿足最終條件,企業的自由度很高。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等初創企業迅速提升實力,不僅得益於巨大的資本實力,還在於企業擁有可以通過自由裁量減少設計和製造流程的環境。

 

      這種「削減」的工作不僅限於製造工序,在設計和技術開發領域應該也是重要的一種視角。這是一件過去的事,也就是在日本電子産業的製造部門向海外轉移成為話題的時期,曾聽到過「日本企業在電路設計等方面的浪費部分過多」的批評。其中指出的是,中國和東南亞的技術人員即使減少功能,也會設計更簡潔的電路,因此不單純是日本人工費高的問題。

  

      日本企業的産品製造能力至今得到高度評價,但僅靠一線努力帶來的優化和效率化存在極限。馬斯克在視頻之中指出「聰明的技術人員一開展優化工作就會失敗。因為他們會將不應該存在的東西也進行優化」。如何減掉不需要的東西?馬斯克的産品製造理念也應該值得日本企業借鑒。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小玉祥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