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流品牌新時代(3)「國潮」猛追阿迪耐吉
2021/11/19
「我特別喜歡印著‘中國’兩字的設計」。一位正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留學的20歲中國女學生小吳最近網購了李寧的T恤,作為生日禮物送給父親。雖然小吳知道很多歐美品牌,但和這些品牌相比,她覺得「中國品牌感覺更新鮮。在社交網站上也很受歡迎」。
在中國的運動服裝市場上,美國耐吉、德國愛迪達等歐美品牌多年來很受歡迎。但最近幾年,以年輕人為中心開始關注中國品牌。代表品牌是小吳買的李寧。
李寧跟新Logo一起在紐約驚艷亮相
有「體操王子」之稱的李寧是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金牌得主,他在1990年創辦了自己的運動服裝品牌。李寧品牌廣泛涉及籃球、羽毛球等的相關商品,已有30多年歷史。李寧品牌雖然有一定知名度,但由於與其他品牌的激烈競爭,2010年代初出現虧損。
![]() |
時尚性強、商品也豐富的李寧銷售店(廣東省廣州市) |
出現轉機是在2018年。李寧首次參加紐約時裝周,除了傳統Logo外,還準備了組合使用紅白兩色並用漢字大大地書寫「中國李寧」的Logo,作為強調中國的品牌驚艷亮相。除了競技服裝外,李寧還增加了可日常穿著上街的時尚商品,作為備受年輕人關注的品牌,一下子崛起。
跟李寧一樣具有影響力的中國品牌是「安踏」。運營公司安踏體育用品創立於1991年,在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等催生的運動潮流下,順利實現增長。
重新評價國産品牌
最近的安踏商品中,作為奧運會贊助商在設計中引入了中國國旗元素的服裝受到關注。在2021年夏季的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上,安踏為中國代表隊提供了制服。安踏銷售店裏除了奧運會標誌外,還展示運動員同款商品。瞄準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CEO丁世忠自信滿滿地表示,帶國旗的商品將成為新的發展機會。
![]() |
李寧和安踏目前的業績都很好。2021年1~6月李寧(全合計)的銷售額同比增長6成,達到101億元,安踏也同比增長6成,增至105億元。
兩家企業保持良好業績的背後,是獲得了被稱為「Z世代」的95後年輕人(15~25歲)的支援。以這些年輕人為中心,掀起了重新評價國産品牌的「國潮」趨勢,李寧和安踏都從中受益。
李寧的聯合CEO錢煒關於自家品牌自信地表示,代表中國的文化和元素,提高了中國消費者對本國文化的共鳴。
![]() |
據英國調查公司歐睿資訊諮詢(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統計,在中國運動服裝(鞋子除外)市場,2020年的零售額(預測值)中安踏佔11.9%,排在第三,李寧佔8.2%,排在第五,猛追以前遙遙領先的愛迪達(19.5%)和第二的耐吉(12.8%)。
國外品牌遇阻,國內品牌受捧
國際政治的動向也産生了影響。2021年春季,由停止使用新疆産棉花,耐吉、愛迪達、H&M等品牌在中國受到抵制。相反,中國品牌越來越受歡迎。中國東吳證券指出,「海外品牌不合理地停用新疆棉激起了中國人的愛國心,李寧及安踏的網購粉絲猛增」。
![]() |
在安踏的銷售店裏,帶有國旗的服裝備受歡迎 |
雖然兩家品牌在中國取得了飛躍式發展,但在全球化方面落後。安踏2009年收購了發源於義大利的知名品牌「斐樂(FILA)」在中國的運營權等,還推進日本運動品牌「迪桑特」在中國的推廣。2019年,以總額約7500億日元收購了芬蘭運動品牌「Amer Sports」等,積極實施併購。不過,僅從安踏品牌來看,世界知名度還不高。李寧銷售額的大半也來自於中國國內。
全球化面臨課題
也有人認為,李寧和安踏在品質方面還有改善的空間。在9月舉辦的中國全運會上,東京奧運會羽毛球金牌得主陳雨菲穿著李寧的球鞋參賽。陳雨菲被鞋內類似鐵絲的東西割傷腳趾,李寧因此受到批評。也有人指出,與世界大品牌相比,中國國內品牌對研究開發的投資很少。
李寧本人曾表示,要讓作為中國品牌的李寧在全世界被認可。安踏的CEO丁世忠也表示,將加快安踏品牌等在全球的推廣。不過,在中國市場上,耐吉、愛迪達等歐美品牌仍有很大影響力,如果放眼全球,差距將進一步擴大。
![]() |
中國運動品牌要想在世界上也成為通用的品牌,需要提供品質穩定的商品,不斷積累消費者的信任。被批評為「山寨品」或品質不良等影響聲譽的消息有可能在網上瞬間擴散,這考驗著中國品牌的實力。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川上尚志 廣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