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贏家索尼換社長也因為找不到退路?
2023/02/20
梶原誠:作為日本企業贏家的索尼集團的領導人吉田憲一郎將把社長職位讓給實際的第二號人物十時裕樹。乍看這是順理成章的人事變動,但應該是吉田憲一郎找不到退路、不得已而為之。吉田過去認為「(索尼)被市場培育」、一直看重的股票市場也在被迫發生變化。
為了方便做全球比較,按美元來觀察股價。索尼一直到去年1月都保持良好業績,但之後走向低迷,9月下跌到過去的一半以下。即使與由世界主要股票構成的MSCI全球股價指數、為科技股大潮結束而困擾的美國蘋果、乃至東證股價指數(TOPIX)相比,索尼的股價也顯得較低。
![]() |
吉田向人事任命委員會提出讓十時裕樹擔任社長的提案是在索尼股價開始明顯下跌的2022年7月。2月,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加劇供應鏈制約,時隔40年的通貨膨脹衝擊美英。6月,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大幅加息0.75%,世界經濟的衰退變得難以避免。
來自家電連鎖店的啟發
經歷了歷史性衝擊,世界經濟已經變成無法再憑以往的常識來判斷的狀況。雖然索尼從業績下滑到不分紅的2014年度開始將半導體業務調整為支柱,但如果不持續改變,就將重新面臨危機。讓出社長職位或許是吉田憲一郎看到了市場發出的信號之後做出的決斷。「業務組合(Portfolio)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在記者會上十時裕樹的這一句話表達了即使調整業務也要改變公司的決心。
世界經濟將變成什麼樣子?如果去家電連鎖店看看索尼的産品,或許能得到啟發。
首先是相機賣場。5年前,在專業人士也使用的高端無反相機領域,索尼被評價為「領先競爭對手一大圈」。而最近幾年,由於各家企業也推出競爭機型,索尼的優勢越來越小。
![]() |
日本家電連鎖店裏銷售的索尼相機(資料圖) |
左右競爭的是人工智慧(AI)。AI輔助識別被拍攝對象的屬性,進行對焦。索尼2年前推出的旗艦款「α1」能檢測出人、動物和鳥,而尼康同年以比α1更低的價格,推出了能檢測包括列車及飛機在內的9種對象物的機型。
其次是音響産品。索尼去年推出的「Walkman」的最高端機型為中國製造。2016年推出的上代機型是馬來西亞製造。之所以在擁有很多部件廠商的中國製造是為了降低因天災和地緣政治學因素而採購不到部件的風險。這還縮短了部件的運輸距離,減排了二氧化碳。
被AI改變的尖端技術、常態化的地緣風險、地球氣候變暖帶來的水災等自然災害、實現脫碳的社會壓力……。産品所反映出的均是按照過去的想法已經無法跟上變化的經營環境。
經營環境在向「反常的」方向回歸
眼下的經濟指標顯示出的情況是「將回歸正常」。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將供應鏈的制約進行數值化的「全球供應鏈壓力指數」1月降至2021年底的四分之一以下。預期美國加息幅度放緩,過去向美元集中的資金也在向日元和歐元回流。然而,經營環境已回不到原來。不如説是在向「反常的(abnormal)」方向回歸。
有美國企業注意到了這一事實。那就是大型醫療診斷設備企業丹納赫(Danaher)。1月24日,該公司首席執行官(CEO)Rainer M. Blair在面向投資者的説明會上斷言「收購環境逐漸具備」。這意味著過去力爭收購的目標企業隨著股價走低變得更容易收購。
該公司是通過收購而不斷改變業務內容的「變態(轉型)企業」。據QUICK FactSet的數據,該公司1990年以來實施的收購多達270起。大幅超過實施204起收購的荷蘭飛利浦,在保健技術行業成為佔絕對優勢的世界第一。
該公司在1980年代之前一直製造工具及汽車零部件,通過收購和融合,陸續進入測量設備、醫療診斷設備、生物藥品製造設備、利用數字的遠端診斷和能對技術加以應用的增長領域。去年底的股票總市值達到1930億美元,增至1990年底的425倍,排在世界第50位。營業利潤率也由9%擴大到27%。
世界經濟的新潮流——5Ds
投資者也在關注企業的應變能力。去年8月,美國高盛集團的資産運用部門提出了世界經濟新潮流——5Ds。
5Ds指的是Digitization(數位化)、Deglobalization(去全球化)、Decarbonization(脫碳)、Destabilization(地緣政治學不穩定)、Demographics(人口動態變化)。
![]() |
「秩序的變化將是篩選的機會」,高盛集團聯席首席投資負責人Maria Vassalou這樣説。押注數位化的丹納赫的股票頂住了整體行情的下跌。相反,應對電子商務遲緩而陷入經營危機的美國零售企業Bed Bath & Beyond的股票則只能任憑貨幣遊戲擺布。
如果投資者心理惡化,篩選將會加劇,以市場為舞臺的企業的差距將愈加明顯。貨幣政策的效果將在1年多以後正式顯現。目前堅挺的經濟指標可以説是因為中國經濟重啟及持續到去年春季的美國貨幣寬鬆的殘存效果,今後將迎來的是貨幣政策收緊影響實體經濟的逆風。
索尼的股價自公佈新經營層人事以來上漲了4%。投資者對索尼憑藉新體制發起改變充滿期待。其變化將觸及多麼廣泛的領域也將決定日本經濟的反彈能力。「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曾被視為日本銀行(央行)下任總裁候選的其中一人向周圍談及了重建日本經濟的處方。索尼的吉田憲一郎無疑也這樣想。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評論員 梶原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