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汽車專利競爭力:豐田排在首位

2021/09/02


      通過分析在美國申請的專利得知,在純電動汽車(EV)技術方面,日本汽車企業佔據優勢。針對專利的重要度評出分數,給申請企業排出名次,首位是豐田。日本企業佔前50家企業的4成。不過,在純電動汽車銷售方面,落後於美國特斯拉等。如果日本企業不能形成借助技術實力推動銷售、確保開發投資所需資金的良性循環,有可能在技術方面遲早被逆轉。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與專利調查公司Patent Result(位於東京文京區)合作,調查了截至7月上旬的美國純電動汽車相關專利。針對被其他競爭企業作為類似專利引用的次數和被其他公司申請審判的次數等轉化為分數。次數越多,越會評價為具有競爭力的重要專利。

    

 

     純電動汽車相關專利還包括有關馬達和電池等汽車構成零部件的專利、以及充電設備等基礎設施的技術。排在第一位的是豐田,第3位是本田。在前50家企業中,日本汽車企業和電裝等零部件企業佔21家。

  

     美國企業為排在第2位的福特汽車等13家,德國和南韓分別為5家。中國企業僅有排在第32位的比亞迪(BYD)等2家。即使是歐盟(EU)的專利分析,也與美國同樣彰顯出日本企業的技術優勢。

 

     競爭力的源泉是借助混合動力車(HV)積累的技術。馬達和電池等混合動力車與純電動汽車通用的零部件很多。豐田在充放電等電池的控制技術等領域有優勢。1997年商品化的世界首款量産型混合動力車「普銳斯」以來的技術積累發生了作用。

    

 

     汽車相關專利此前由美國企業大量掌握,日本汽車企業在擴大銷售的背景下不得不支付鉅額費用。隨後在技術方面,日本企業也擠進世界的前列集團,在純電動汽車相關領域處於領先位置。

    

    掌握智慧財産權的意義不僅限於能獲得權利使用費。內田鮫島律師事務所的律師永島太郎指出,「能通過生産的禁止和損害賠償等請求,排除其他企業産品,保持作為企業的競爭力」。

    


    

      但是,如果不能在銷售方面佔據優勢,存在遲早像此前的美國企業那樣,在技術層面後退的風險。

     

       美國調查網站「EV Sales」等的統計顯示,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2020年的全球銷量首位是特斯拉。中國企業有比亞迪(BYD)等7家企業進入前20,佔到整體的2成。日本企業以日産的第14位為最高,豐田排在第17位。

 

   

      從中國企業來看,在中國大陸的專利申請件數截至7月為3萬6800件,佔整體的67%。引用次數等競爭力因公開數據不足而難以計算,但今後有可能在國際上崛起。

    

      日本製造業在電視和個人電腦等電子産品領域曾一度席捲世界市場,但被兼顧適當品質和低價格的南韓和中國企業反超。伊藤忠總研的高級主任研究員深尾三四郎指出,「如果日本汽車企業不能儘快將技術轉化為業務,在純電動汽車領域也可能重蹈電子行業的覆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