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要向中國EV市場發起反攻
2022/06/24
德國寶馬(BMW)在面臨純電動汽車(EV)專門企業擠壓的中國邁出了捲土重來的一步。該公司斥資約150億元建設的遼寧省瀋陽市新工廠於6月23日投入運作。在中國高檔車市場,4家外資廠商此前一直掌握較高份額,但眼下受到美國特斯拉和中國新興企業的猛攻。寶馬將把新工廠打造為純電動汽車的核心生産基地,將佔中國銷售整體的比率提高至25%。
![]() |
寶馬旗下合資公司建設的中國新工廠(6月21日,遼寧省瀋陽市) |
從中國東北部的核心城市瀋陽的市中心驅車行駛約1個小時,就會看到長長的灰色牆壁圍起來的巨大建築物。那就是寶馬旗下的中國合資公司建設的裏達工廠。投資額達到150億元。
在6月23日舉行的線上開業儀式上,寶馬介紹了配備人工智慧(AI)和數據管理等最新系統的新工廠。中國業務的首席執行官(CEO)高樂(Jochen Goller)評論稱「在中國市場加快轉向電動化的變革方面,新工廠將發揮重要作用」。他還提及産能,稱「最多將100%用於純電動汽車生産」。
![]() |
寶馬在中國擁有的生産基地全部位於瀋陽市內,2004年大東工廠投産,2012年鐵西工廠投産。如果包括2017年投産的車載電池工廠,此次將是第4座工廠。
隨著新工廠投産,寶馬在中國的合計年産能將從76萬輛增至83萬輛。該公司向遼寧省政府提出的資料顯示,新工廠的最大年産能力為40萬輛,還可以進一步增産。位於大連市的零部件企業高管充滿期待地説「向寶馬交付的零部件的數量2022年可能會比2021年增加3成左右」。
寶馬準備好充裕的産能瞄準的是純電動汽車領域。寶馬計劃將在中國銷售的純電動汽車到2022年增至5款,到2023年將增至13款。作為中國業界團體的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等的數據顯示,在寶馬的2021年在華銷量中,純電動汽車所佔的比例僅為3%。據稱寶馬計劃將這個比率到2025年提高至25%。
另外,其他外資企業也將加快純電動汽車的強化。德國福斯(VW)旗下的奧迪將於2024年底在吉林省長春市建成中國首座純電動汽車專用工廠。
豐田將專注於在日本生産、向中國出口的高檔車品牌「雷克薩斯」。計劃利用該品牌在2022年冬季以後在世界約50個國家推出首款純電動汽車「RZ」,還將向中國市場投放。
![]() |
在中國,高檔車價位以每輛30萬元以上作為大致標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的銷量約為347萬輛,佔乘用車整體(約2148萬輛)的16%。雖然市場整體持續低迷,但高檔車市場持續增長。寶馬在可追溯數據的2009年以後連續增加在華銷量。中國佔該公司全球銷量的比例到2021年達到34%,成為最重要市場。
包括寶馬、賓士、奧迪和雷克薩斯在內的在華銷量約為250萬輛,形成佔高檔車市場7成以上的壟斷狀態。即使在新冠疫情下,高檔車銷售依然強勁。富裕階層無法赴海外旅遊,將資金投向了汽車。
不過,最近難纏的競爭對手不斷崛起。瑞穗銀行的主任研究員湯進分析稱,外資企業正在被高價位的純電動汽車奪走高檔車領域的市佔率。原因是銷售價格基本重合。
觀察2021年的中國銷售情況,美國特斯拉約為32萬輛,上海蔚來汽車(NIO)、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等中國3家新興純電動汽車廠商合計約為28萬輛,分別相比2020年增至2倍以上。僅觀察2022年1~5月,特斯拉和中國3家純電動汽車廠商相比上年同期也增加1成乃至倍增。與同期減少16%的寶馬形成對照。
純電動汽車企業的優勢是數位技術。一家車載設備企業的高管表示「除了安靜的車內空間之外,利用語音控制車載導航儀和車窗等的互聯汽車的服務卓越」。
不過,各高檔車企業在純電動汽車領域明顯行動遲緩。作為普通消費者,大連市的一位中國男性表示「提到純電動汽車就想到特斯拉和中國企業的情況已在中國人之間浸透」。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電動汽車(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合計)佔乘用車銷售的比例5月達到26%。瑞穗銀行的湯進分析稱,不含純電動汽車專門企業的現有高檔車企業的電動化率僅為約1%。他在此基礎上表示,寶馬等能在多大程度上擴大純電動汽車銷售仍是未知數。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渡邊伸 瀋陽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