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EV駛向世界(3)華為要打造零部件品牌
2022/04/26
在華為技術位於廣東省深圳市的總部,旁邊建有一處新設施,內部有純電動汽車(EV)模型和進行自動駕駛虛擬體驗的座艙。這是華為為了銷售自主開發的軟體和感測器而首次打造的汽車零部件專用展廳。
![]() |
華為的汽車零部件專用展廳(3月,深圳) |
受美國制裁的影響,華為在智慧手機和基地台等主力業務上面臨困境。華為希望把純電動汽車零部件打造成下一個支柱。汽車相關業務的首席運營官(COO)王軍表示,中國缺乏像日本電裝和德國博世那樣的汽車零部件品牌,華為將努力去做。
中國2009年成為世界最大的新車市場,但在引擎等核心技術上,仍落後於日本和歐美的零部件廠商。但是,不需要引擎、零部件個數也少的純電動汽車已經改變了汽車産業競爭的舞臺。
「據我所知,這是史無前例的」,美國特斯拉的上海工廠開工10個月後就建成,速度令該公司首席執行官(CEO)馬斯克也讚嘆不已,投産至今已有2年多。2021年的出貨量逼近50萬輛。
特斯拉在中國擴大採購網,這正在推動純電動汽車零部件産業迅速地聚集。上海工廠使用的零部件被認為有9成以上在中國國內採購。涉足懸架等的寧波拓普集團、涉足冷卻零部件的浙江三花智慧控制等當地供應商以與特斯拉之間的交易為契機,實現快速增長。
針對當地政府以豐厚支援吸引特斯拉的意圖,汽車分析師分析稱,「中國尋求培育能創造‘中國版特斯拉’的供應鏈」
此外,中國企業的豐富資金實力也成為産業聚集的驅動力。陷入經營困境的日本空調零部件企業三電2021年併入中國海信集團的旗下。
高效管理電池和馬達散發熱量的技術將是影響今後純電動汽車競爭力的核心技術。三電擁有著有意涉足純電動汽車業務的美國蘋果也在關注的技術,但沒有出現以良好條件向其提供支援的日本企業。
三電社長朱聃鼓舞日本員工稱,要發展純電動汽車零部件,為重建而戰。汲取了日本捨棄的技術,中國純電動汽車産業的聚集將加速。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大本幸宏、多部田俊輔、川上尚志、田邊靜、林英樹、村松洋兵、地曳航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