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轉變:拋棄手機,主攻汽車
2021/06/25
南韓LG電子將在純電動汽車(EV)零部件領域發動攻勢。7月將與世界大型汽車零部件企業麥格納國際(Magna International)合作,成立涉足驅動零部件的合資企業。計劃匯聚LG全集團的技術,構建供給體制。LG的車載部門2021年有望時隔6年扭虧為盈。LG退出持續虧損的智慧手機業務,希望提高盈利能力。但德國博世等世界大型汽車零部件企業依然阻擋在前。
對LG電子來説,7月將迎來調整業務結構的2個重大節點。其一是完全撤出連續6年虧損的智慧手機業務,另一個則是剝離純電動汽車驅動零部件業務,組建與麥格納國際的合資企業。
![]() |
合資企業名為「LG Magna e-Powertrain」,在LG剝離的驅動零部件業務的基礎上,麥格納國際以約500億日元收購新企業的49%股權。LG Magna e-Powertrain的總部設在南韓仁川市,約1000名LG技術人員轉入合資企業。預計有數百名手機部門的員工等也會加入。
麥格納國際的總部位於加拿大,主要客戶包括通用、寶馬、福特等世界汽車大型企業。LG Magna e-Powertrain正準備在美國密西根州和中國江蘇省南京市分別建立基地,在中美兩國爭取客戶。南韓SK證券的分析師李東柱針評價稱,「LG向世界汽車大型企業供貨的可能性將擴大」。
![]() |
麥格納國際和LG電子在純電動汽車用傳動系統上展開合作(圖片由麥格納國際提供) |
LG原本在白色家電和電視方面很強。在2020年的營業收入中,41%來自白色家電業務,24%來自電視。車載零部件部門的營業收入為5.8萬億韓元,僅佔整體的11%。在開始披露各部門業績的2015年,車載零部件部門曾實現很少的盈利,隨後持續虧損。
麥格納國際選擇LG作為合作夥伴的背景是,LG在馬達和電池等純電動汽車主要零部件領域具有較強技術實力。
LG擅長的冰箱、空調等白色家電以10年為單位使用。影響節能性、耐久性的是馬達和壓縮機等核心零部件。在調整馬達轉速的逆變器方面,LG一直自主展開研發。積累的技術可以轉用於純電動汽車零部件。
此外,LG集團還擁有多家汽車零部件相關企業。例如,在車載電池領域居世界第2位的LG化學、全球大型面板企業LG螢幕、開展車載攝像頭業務的電子零部件企業LG Innotek等。LG將匯聚全集團的力量,擴大純電動汽車業務。
![]() |
LG集團此前一直佈局汽車業務。著眼於將來汽車的電動化,2013年成立了車載零部件總部。2018年以11億歐元把奧地利車燈製造商ZKW變為子公司。一直憑藉資訊娛樂系統(車載導航儀、音響等)、車燈、驅動零部件這3大支柱來開拓車載零部件市場。
麥格納國際也雄心勃勃。該公司的CEO斯瓦米·科塔吉里此前表示,「我們已做好生産蘋果汽車的準備」。麥格納國際此前曾參與蘋果的純電動汽車項目「泰坦計劃」。科塔吉里似乎認為,與LG的合作有助於競爭將來的訂單。
LG電子2021年有望使車載零部件業務時隔6年扭虧為盈。該公司透露,伴隨全球迅速轉向純電動汽車,敲定了「以年率15%擴大營業收入」的業務計劃。到2024年,把汽車零部件業務培育為年營業收入超過1萬億日元的主力業務。LG電子的CEO權峰奭表示,「將把車載零部件培育為增長的火車頭,爭取成為主要供應商」。
另一方面,LG電子的智慧手機業務被中國品牌奪走份額,最近下滑至全球第10位左右。陷入無法開發有競爭力的終端、銷售增長乏力的惡性循環。隨著純電動汽車零部件業務走上正軌,LG電子已開始撤出手機業務。
著眼於汽車産業的重大變化,尋求開拓車載業務的企業不在少數。尤其是在馬達領域,日本電産的存在感正在提高。博世和日本家電廠商等傳統企業也將爭奪份額。LG和麥格納國際的合資公司能否取勝仍是未知數。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細川幸太郎 首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