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金屬」鋰價躥至新高,或阻礙電動車普及

2021/10/28


      用於純電動汽車(EV)電池的代表性金屬鋰的價格正在創出歷史最高值。目前的價格已漲至8月上旬的逾2倍。伴隨脫碳的電動化趨勢將帶來需求增長的加速,另一方面,供應的增長跟不上需求,這産生了爭奪「電池金屬」的局面。如果穩定採購變得困難,將有可能阻礙純電動汽車的普及。

    

  

      據從事資源價格調查的英國Argus Media統計,成為影響電池品質的炭酸鋰指標的中國交易價格截至10月下旬漲至每噸19萬元。與徘徊在9萬元左右的8月初相比漲至逾2倍。這一價格還高於2016年創出的17萬元的高點,時隔4年刷新歷史新高。

 

      根本原因是旺盛的純電動汽車需求。南韓調查公司SNE Research的數據顯示,僅搭載蓄電池的純電動汽車(BEV)以及同時搭載液體燃料與蓄電池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的全球銷量2021年1~8月累計達到365萬輛,相比上年同期增至2.5倍。已明顯超過僅為320萬輛的2020年的全年銷量。

   

      純電動汽車佔汽車整體的比率目前為9.3%,與上年平均的約4%相比有所上升。歐盟(EU)提出到2035年前在事實上禁止汽油和柴油車新車銷售的方針,在各國迅速轉向純電動汽車的背景下,純電動汽車的比率今後有望繼續提高。

    

以脫碳化趨勢為東風,純電動汽車銷量的增長正在加速(特斯拉的中國上海工廠,REUTERS)

      

      如果純電動汽車的銷量增加,對需求的衝擊巨大。鋰離子電池此前主要用於智慧手機,但以特斯拉的「Model X」為例,每輛所需的電池容量為100千瓦時,達到每部蘋果「iPhone」所需的電池容量的近1萬倍。

 

      在這種情況下,鋰的需求出現激增。從大型電池企業設置基地的日本、中國和南韓進口的炭酸鋰的數量來看,各國的通關統計數據顯示,1~7月增至上年同期的約1.6倍。

 


      另一方面,在供應方面,中國的電力短缺導致的減産正在産生影響。多家日本國內商社等表示「作為供應商的中國企業成為限電的對象,生産正在減少」、「採購變得困難」。

 

      另外,製造成本的上升也成為價格迅速上漲的背景。成為炭酸鋰原料的鋰精礦的價格正在上漲。澳大利亞資源大型企業皮爾巴拉礦業 (Pilbara Minerals)於9月中旬實施11月裝船的鋰精礦的招標,中標價格似乎達到每噸約2500美元,以招標開始時的約2倍的價格成交。在將於10月26日實施的本月的招標中,預計仍將以高價成交。

     

  

      從鋰礦山來看,在截至2020年夏季的價格低迷期,盈利惡化相繼導致礦山關閉。日本阪和興業初級金屬部門的擔當理事伴野純一表示,「再加上隨後全面啟動的脫碳化的趨勢,純電動汽車需求迅速增加,發生了供應跟不上的事態,加劇了價格的上漲」。

 

      英國調查公司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的加文·蒙哥馬利(Gavin Montgomery)針對目前的鋰價指出「處於非常瘋狂的水準,難以持續」,他認為「價格上漲將推動過去關閉的礦山重回市場」。今後,如果礦山重啟運作等帶來市場的供應增加,價格的漲勢有可能緩和。

 

      不過,從長期來看仍存在供求的錯配風險。皮爾巴拉礦業的首席執行官(CEO)Ken Brinsden在英國《金融時報(FT)》10月7~8日召開的礦業峰會上表示,「需求的巨大浪潮已經到來,但像如今這樣,(鋰)産業並未做好準備」。雖然地下的鋰儲量很豐富,但存在品質方面的問題,能否在需求增加的時機供貨也存在隱憂。

 

      對汽車廠商來説,電池佔純電動汽車製造成本的比率很高。以鋰為代表的電池材料短缺,將給此前一直穩步下降的純電動汽車電池的製造成本降低踩下煞車。基於成本降低的低價化成為純電動汽車普及的關鍵,如果價格持續上漲,普及無法取得進展,有可能成為阻礙向低碳社會過渡的風險。日趨需要根據長期的需求預測、確保穩定供應的視點。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浜美佐,蛭田祥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