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山東如意旗下的日本瑞納反陷困境

2020/03/04


  日本大型服裝企業瑞納(Renown)仍未擺脫困境。受中美貿易戰的影響,未能從母公司中國山東如意科技集團的旗下企業收回53億日元應收帳款,結果陷入虧損。瑞納為了擺脫對日本市場的依賴,進入中國企業旗下,但合作戰略並未奏效,反而走上下坡路。通過攜手中國企業打入了14億人的市場,卻遭遇無法輕易取得進展的現實。

  

   

  「受中美摩擦的影響,資金無法回收」,瑞納的社長神保佳幸3月2日在東京都內的記者會上,解釋了2月底宣佈的連續2個財年出現合併最終虧損的原因。2019財年(截至2019年12月)的虧損為67億日元。2018財年(變更財年結束時間之前,截至2019年2月)為虧損39億日元。

    

  主要原因是瑞納與山東如意的子公司、以香港為基地的恒成國際發展的交易出了問題。瑞納把從全世界採購的棉花和絲線出售給恒成國際,再由恒成國際出售給中國的服裝及批發企業。但是,恒成國際因客戶陷入困境而未能收回資金。結果,瑞納也未能回收資金,計提了壞帳準備金。

      

  此前約定如果瑞納無法從恒成國際收回帳款,將由山東如意向瑞納墊付。但是,山東如意選擇優先償還2019年底到期的公司債。瑞納的社長神保佳幸表示,「雖然對方顯示出向我們付款的態度,但時間並未明確」。  

  

東京千代田區的瑞納店舖

   

  瑞納和山東如意2010年展開合作,力爭成為東方時尚領袖。山東如意目前對瑞納持股53%。山東如意成立於1972年,屬於從布料到縫製全面涉足的「上游」企業,但提出進軍零售的方針,不斷把瑞納等海外企業納入旗下。

    

  另一方面,瑞納為了扭轉惡化的業績,到經濟快速增長的中國尋找重建道路。看起來瑞納與希望獲得零售經驗的山東如意形成互補,但正如從此次原料交易中看到的,雙方的合作並不順利。

    


      

  瑞納和山東如意2011年成立在中國的合資公司,計劃最多10年間開設1000家經銷瑞納休閒品牌服裝等的店舖。但實際上100家都未達到,並於2014年撤退。神保社長表示,缺乏零售經驗的山東如意和不適應中國商業慣例的瑞納「並未進駐黃金地段」。

   

  瑞納之後尋求利用母公司的銷售渠道,但遭遇挫折。瑞納2016年涉足以主力品牌「Durban」銷售訂製套裝的業務,但2019年因虧損而放棄。原本在宮崎縣的自主工廠生産,通過山東如意的子公司的門市接訂單,但未能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瑞納進入山東如意的旗下後,把原本40多個品牌減至半數以下,推進調整虧損業務,業績一度改善。不過,瑞納在日本國內被迫採取防守型經營策略,與母公司的合作未能調整到理想狀態。如果日本企業缺乏業務實力,即使併入中國企業旗下,有了進入巨大中國市場的渠道也無法充分利用。

    

  瑞納提出以「Durban」和「雅格獅丹(Aquascutum)」品牌為中心、再次「攜手山東如意開拓中國市場」(神保社長)的方針。但如果無法描繪出雙方攜手創造收益的藍圖,增長將難以指望。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勝野杏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