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白米出口創出新高

2021/04/27


  日本的白米出口連續13年增加。2020年的出口量(不含對外援助白米)比上年增加13%,達到1萬9687噸。追求品質優良日本白米的亞洲消費者增加,同時新冠疫情帶來居家消費。4月20日,日本全國農業協同組合聯合會(JA全農)發佈消息稱,將向中國中糧集團(COFCO)供應白米,這或許會推動日本白米的出口增加。

     

  JA全農將向銷售日本和泰國白米的中糧集團新品牌「KING FOOD」供應新潟縣産的普通「越光(Koshihikari)」白米。採用小包裝,每袋2公斤,6月中旬在中國大陸全境的零售店等渠道銷售。

   

JA全農國際將向中糧集團的新品牌供應日本白米

       

  承擔具體出口業務的是JA全農的子公司JA全農國際(ZEN-NOH International),其社長瀨戶二郎表示,「在中國,日本白米憑藉柔軟的口感和優良的香味受到歡迎。我們將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最優質的日本白米」。

     

  日本的白米年産量超過770萬噸。雖然出口量很少,但正在穩步增加。2020年的出口量相比2007年(940噸)增至21倍。金額同比增長15%,達到53.11億日元,增至2007年(約5億日元)的10倍。出口量和金額均創出歷史新高。

      

    

  日本白米的最大出口目的地是香港。2020年的出口量同比增長28%,達到6978噸,佔到出口整體的35%。出口金額也達到17.96億日元,增加31%。排在第2位的新加坡為3696噸,減少5%,居第3位的台灣為2004噸,增長59%。

   

  自2020年年初開始,受疫情影響人們在家用餐的情況增加,零售店的白米需求增長。2020年秋季以後,香港當地的日料店和迴轉壽司店等恢復營業。日本農林水産省表示,「和歐美相比,香港和台灣人更容易在外就餐,在迴轉壽司店等享用日本白米」。

     


           

  日本企業也態度積極。最大的白米批發商神明控股(Shinmei Holdings)旗下的神明主要涉足對香港出口。神明2020年的出口總量(5600噸)中,2600噸面向香港。

    

  除了香港當地的富裕階層和常駐的日本人之外,還向集團內部企業元氣壽司在香港的店舖供應白米,把客戶群體擴大至香港人。

    

  另一家日本企業久保田在香港和新加坡等地擁有精米工廠和倉庫。出口糙米,在當地完成精米。據悉香港的日料店、飯糰店等正在洽購該公司的白米。

    

日本白米(資料圖)

    

  出口單價下降也是日本白米出口增加的原因之一。2007年,日本白米的出口單價為每公斤561日元(約合人民幣33.75元),2016年以後徘徊在270日元(約合人民幣16.24元)左右。大型批發商的負責人表示,「用於開拓新出口市場的白米表現突出」。宮城縣的農戶把「月光(Tsukiakari)」白米作為出口用米加以種植。這種白米能夠較早收穫,産量比「一見鍾情(Hitomebore)」品種的白米高出約10%。

        

  抑制白米批發成本的措施也發揮很大作用。神明的海外業務負責人表示,「把委託給外部進行的脫氣包裝(防止白米品質下降)改為自主完成,每公斤價格降低數日元」。

   

  今後瞄準的是中國大陸市場。要向中國大陸出口日本白米,必須利用獲得中方認可的精米工廠和燻蒸倉庫,2020年的出口量為1002噸,與2019年相比僅小幅減少。

    

  JA全農與中糧集團加強合作也是為了增加出口日本白米。JA全農國際在2020年總計出口4100噸日本白米,其中對中國大陸約為200噸。2021年4月22日首次出口的48噸相當於2020年出口量的4分之1。

    

  日本的白米批發商木德神糧2018年啟動對華出口,2020年的出口量增至2018年的15倍。木德神糧的相關高管表示「因來自天津的洽購而啟動出口,但買方是內蒙古的城市,感到吃驚。中國大陸還有很多市場」。

   

  日本政府計劃把白米和白米加工品的出口額從2019年的52億日元增加至2025年的125億日元。為了增加出口日本白米,相關企業或許會更加下功夫。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小川望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