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將放寬快速充電樁限制,推動EV普及
2023/01/04
日本政府將採取措施普及幾分鐘就能為小型純電動汽車(EV)充完電的大功率充電樁。計劃在2023年,大幅放寬與大功率設備的安裝和操作相關的限制,使其能夠採取與低功率充電樁同等的措施,以提高使用方便性。在日本,充電基礎設施的匱乏是引入純電動汽車的壁壘。要提高汽車産業的競爭力,需要推進日本國內的環境不斷完善。
從全球範圍來看,日本的情況屬於「純電動汽車發展中國家」。調查公司MarkLines的統計顯示,從純電動汽車在2022年11月新車銷量中的佔比來看,日本僅為2%。中國為25%,德國為20%,南韓為9%,這些國家都遠遠高於日本。
在日本,純電動汽車的稅金優惠政策比其他環保車更為豐厚,而且有購置補貼。儘管如此,消費者還是不願意購買純電動汽車,重要原因之一是街頭的充電設備太少。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統計,2021年日本的公共純電動汽車充電樁約為2.9萬座。國土面積小於日本的南韓為10.7萬座。從IEA定義為快速充電樁的22千瓦以上設備來看,日本為8000座,比不上南韓(1.5萬座)和中國(47萬座)。使用家用充電樁的話,完全充滿電需要花費數小時乃至10小時以上的時間。
![]() |
為了推進可快速充電的基礎設施建設,日本政府最早將在2023年放寬限制。日本政府認為,重點在於功率超過200千瓦的充電樁也能保證一定的安全性,將像超過50千瓦的充電樁一樣對待。
日本目前沒有對20千瓦以下的充電樁做出特別規定,超過20千瓦則需要滿足一定的要求,比如確保絕緣性來保證安全等。如果超過50千瓦,要進一步受到與建築物的距離等方面的制 約。
而超過200千瓦的充電樁則屬於「變電設備」,被設想為對高壓電流進行變壓的設備,需要遵守嚴格的規定。安裝在室內時,需要用阻燃材料隔開牆壁和天花板,有些結構的設備只能由運營者等特定人員操作。
負責管理這些規定的日本消防廳將在2023年內修改相關省令。修改後,超過200千瓦的充電樁也將劃為快速充電設備,跟輸出功率在50千瓦以上~200千瓦的充電樁同樣對待,更容易設置。
代表性的純電動車廠商特斯拉的「Model 3」使用該公司推進建設的輸出功率250千瓦的快速充電樁,充電5分鐘即可行駛120公里。使用高輸出功率的充電設備,如果是小型車,幾分鐘就可以大量充電。而對普及搭載大型電池的EV卡車及EV巴士也不可或缺。
按照現在的規定,設置200千瓦級的充電樁,需要幾千萬日元的設置費用和每年幾百萬日元的運營費用。在日本國內建設快速充電樁的東京電力控股旗下的e-Mobility Power公司表示歡迎稱,「如果隨著限制放寬,設置和運營成本下降,將更容易普及」。日本政府的目標是到2030年建設15萬個EV充電樁,其中3萬個為快速充電樁。
充電基礎設施也將左右汽車開發。現在EV的電池和馬達支援400V電壓,而要應對200千瓦以上的充電樁,被認為需要更改為支援800V的設計。開發短時間內結束充電的車型有利於提高商品的魅力。
各國除了通過補助和減稅提供扶持外,還試圖通過強化環保規定來普及EV。在歐洲及美國的部分州,出現了到2030~2040年禁售包括混合動力車(HV)在內的汽油車的動向。
EV如果使用可再生能源,抑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效果會很好。為了到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需要擴大可再生能源和實現兩輪車的脫碳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