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將為重要礦物開發冶煉最多提供5成補貼

2023/04/23


       日本經濟産業省將對日本企業的重要礦物的礦山開發和冶煉業務最多提供一半補貼。將確保純電動汽車(EV)的電池、馬達製造所必需的鋰和稀土等原材料。日本的大部分重要礦物依賴中國等特定國家,將加快供應鏈的多樣化。

 

       日本將通過能源和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的基金提供支援。從獲得預算支援的1058億日元相關經費中投入資金。

 

鈷等稀土金屬較為依賴中國

 

       鋰、錳、鎳、鈷、石墨和稀土金屬是主要援助對象。除鋰離子電池之外,這些材料也是高性能馬達所需的永磁體的原料。

 

       日本將對調查礦山盈利性和品質的地質調查等提供補貼。設想期限為5年以內。此外,實際推進開採的礦山開發和從礦物中提取金屬的冶煉業務也將成為對象。分別要求開始開採和冶煉起,業務要持續5年以上。

 

       條件是向日本供應一定量的産品。在供需緊張的情況下,要求企業方面盡最大努力實現全量供給。此外,還將推進技術開發,促進提高礦物資源冶煉工序生産效率、降低成本。

 

 

       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顯示,用於電池正極材料的鋰和鈷的冶煉有67成依賴中國,負極材料石墨的冶煉有7成依賴中國。而稀土的冶煉幾乎全部由中國承擔。

 

       關於稀土,2010年受到圍繞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的對立影響,中國曾一度停止對日出口。由於供應不足,日本産業界陷入混亂,價格也隨之上漲。

 

       七國集團(G7416日在氣候、能源和環境部長會議上針對G7與資源型國家在稀土等重要礦産方面攜手構建穩定的供應鏈達成協定。

 


       礦産的重要性正在不斷提高。麥肯錫公司的數據顯示,用於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的鋰離子電池的需求到2030年在全球將達到4700吉瓦時,增至2022年的約7倍。

 

       日本政府也把2030年的國內電池産能目標提高至每年150吉瓦時,是目前的約7倍。其關鍵在於確保原材料。

 

       為了確保電池原材料的穩定採購,美國根據2021年通過的《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投入16億美元用於支援從開採到冶煉的工序。

 

       此外,歐盟也計劃針對稀土等重要資源提出到2030年將區域內採購率提高至10%的目標。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