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想要推進稀土自主生産
2023/01/30
歐美正在加快純電動汽車(EV)和風力發電機不可或缺的稀土的自主生産,瑞典發現了歐洲最大規模的礦床,以防發生不測事態之際無法從最大供應國的中國採購。從經濟安全保障的角度出發,尋求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不僅是對我們和瑞典,對歐洲和氣候(變化政策)來説都是好消息。如果沒有稀土礦床,就無法製造純電動汽車」,在瑞典北部基律納發現稀土礦床的該國礦業巨頭LKAB的首席執行官(CEO)Jan Mostrom透露計劃稱,將在2023年內申請啟動調查所需的開採許可。
![]() |
針對歐洲最大稀土礦床展開説明的瑞典礦業企業LKAB的CEO Jan Mostrom (左,Reuters) |
新礦床發現了儲量超過100萬噸的稀土氧化物。LKAB計劃今後作為磷酸的副産物而開採稀土,截至目前,能開採哪些稀土等仍是未知數。
Jan Moström表示,實際開採和供應稀土「一般來説至少需要10~15年」。作為歐盟(EU)執行機構的歐盟委員會針對區域內的純電動汽車材料開採項目,正在討論審批流程的調整,預計3月提出相關法案。如果通過,截至供應的時間有可能縮短至不到一半。
歐盟加強區域內生産的背景是擔憂對中國依賴。歐盟區域內缺乏稀土採礦場,98%依賴從中國進口。另一方面,歐盟提出2035年全面禁止汽油和柴油車新車銷售這一方針,純電動汽車材料的需求必將進一步擴大。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針對純電動汽車驅動馬達的磁鐵等不可或缺的稀土、以及屬於車載電池的主要材料、稀有金屬之一的鋰表示,「將比石油和天然氣更加重要」。
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JRC)預測稱,鋰的需求截至2030年將增至目前消費量的18倍,到2050年增至60倍。在歐盟,幾乎全部鋰都從智利和俄羅斯等區域外進口。
法國礦業大型企業Imerys於2022年10月宣佈,將在法國中部Beauvoir啟動鋰開採。計劃自2028年起每年開採3萬4000噸,可滿足約70萬輛純電動汽車使用。該礦床此前因成本高而被擱置,但由於鋰價格上漲和補貼而變得有利可圖。還將在德國和捷克推進相同的項目。
美國拜登政府為了加強供應鏈,將積極推進戰略物資的開發。2022年決定向在西部加利福尼亞州全面涉足開採、分離和冶煉的基地提供補貼。而在南部德克薩斯州,向澳大利亞稀土大型企業萊納斯建設的分離冶煉基地提供了資金。
日本在東海與中國産生對立之際,中國一度限制稀土對日出口。日本政府2022年12月根據《經濟安全保障推進法》將稀土等列為「特定重要物資」,將加快國內的儲備,另一方面,出現建設冶煉廠的趨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林英樹 法蘭克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