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要合作回收利用稀有金屬,減輕供應風險
2023/03/08
七國集團(G7)對稀有金屬分佈不均的擔憂正在加強。G7佔全球産量的平均份額僅為8%。如果來自主要生産國中國等的供應中斷,將無法生産純電動汽車(EV)和工具等廣泛産品。在中美對立加深的背景下,G7將針對從廢棄電子産品中回收稀有金屬展開合作。日本將在技術方面提供協助,尋求強化經濟安全保障。
最尖端的電子産品離不開稀有金屬。稀有金屬的代表例子之一釹被用於高性能馬達。此外,作為不銹鋼材料的鎳也是純電動汽車電池的正極材料。
G7當中,除了美國和加拿大之外,其他國家都比較缺乏自然資源。美國地質勘探局的數據顯示,從鉭、鎢、錳和釩來看,G7基本沒有生産。按可獲得數據的19個品類的平均值來看,G7佔全球産量的份額僅為8%。本國無法生産的部分不得不依賴進口。
![]() |
作為進口來源地,中國的存在感很突出。尤其是用於工具等的鎢,中國佔到全球産量的8成以上。如果中國限制鎢的出口,會導致難以獲取用於汽車生産的超硬工具。
為了抑制經濟安全因稀有金屬而遭受威脅的風險,G7將加強合作。將針對被稱為「城市礦山」的廢棄電子産品的回收展開合作。儘管電子産品本身損壞,但只要含有稀有金屬,就能回收再利用。
G7廢棄的電子産品量被認為達到每人每年20公斤左右,像礦石一樣稱得上「資源」。
日本經濟産業相西村康稔1月訪美,提出與美歐等構建「回收利用網路」。2023年,在日本擔任主席國的G7峰會上,力爭建立工作組,推動稀有金屬回收的技術合作和廢棄物跨境轉移。
稀有金屬再資源化的舉措仍在途中。例如智慧手機含有的鎢,回收利用率僅為5%。日本設想在技術方面做出貢獻。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