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中國宏光MINI EV看低價格實現

2021/12/22


     中國汽車廠商上汽通用五菱汽車的廉價純電動汽車(EV)「宏光MINI EV」以中國的地方城市和農村為中心熱銷。日本名古屋大學的山本真義教授等人對該車進行拆解分析發現,通過簡化制動器和冷卻系統、半導體等借用現有産品,實現了2.88萬元的低價。基於性能徹底簡化的上汽通用五菱模式有可能改變純電動汽車開發的常識。

   

     宏光MINI EV是上汽通用五菱於2020年7月推出的長2917毫米、寬1493毫米的4座純電動汽車。與日本通常的輕型汽車(日本國內的車型分類,指符合排量在660cc以下等條件的小型車輛)相比,長度短了約50釐米,寬度長近2釐米。通過鋰離子電池驅動馬達來行駛的基本結構與普通純電動汽車相同。

   

 

      根據日本調查公司MarkLines的數據,宏光MINI EV於2021年10月在中國市場供貨近4萬輛,從各車型的純電動汽車銷量來看,高於美國特斯拉的「Model 3」等,排在首位。廉價版每輛2.88萬元這一低價格是受歡迎的原因,但上汽通用五菱表示該車型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實現盈利。

   

      日本能率協會為了在活動上展出,進口了宏光MINI EV的最高端版(3萬8800元)。山本真義教授等人在展出後進行拆解,推算成本結構為合計4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69萬元)。山本真義教授同意向日本經濟新聞提供數據和接受採訪。

   

 

      實現這種低成本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是並未配備在普通純電動汽車上被視為常識的裝置。尤其是省掉再生制動器和水冷裝置,降低成本的效果明顯。

  

  簡化制動器,半導體借用面向家電的産品

  

      再生制動器指的是在減速時將車輪的旋轉力轉化為電力,存儲於車載電池的系統。對於延長純電動汽車的續航距離來説不可或缺,但宏光MINI EV並未搭載。結果從續航距離來看,即使是電池容量為13.9千瓦時的最高端版也僅為170公里,顯得較短。

 

      不過,山本真義教授指出「在家充電,僅在附近行駛的話,是足夠的距離」。通過去掉再生制動器,可簡化電子零部件,例如將直流電流轉化為交流的逆變器,將一般需要約6萬日元的成本降至約1萬6000日元。

 


   

      馬達等配備設備的冷卻並非為水冷,而是採用空冷方式,這也是特徵。無需搭載冷卻水的循環系統,另一方面,在逆變器裏內置的功率半導體等電子零部件的壽命因熱的影響而縮短。因此,將逆變器的壽命定為行駛8年、12萬公里。

 

      與多為行駛20年、20萬公里的一般純電動汽車相比,故障也較多。宏光MINI EV針對汽車自身採取了容易取出和更換逆變器等模組(複合零部件)的設計,彌補了弱點。

 

 容易損壞,但容易修理

 

       另外一個原因是配備的零部件徹底使用了現有産品。例如,調整中國造驅動馬達的扭矩的減速器。作為核心零部件的軸承並未採取專用設計,而是採用了符合性能的中國製造的通用産品。

 

拆解下來的宏光MINI EV零部件

  

      逆變器和充電器等電子零部件採用了美國德州儀器(TI)、德國英飛淩科技等歐美知名企業造的半導體。但是,並非耐久性高的車載晶片,而是使用了用於家電的半導體。

 

      一般的電子零部件當然容易發生故障,但採取整個模組更換的設計,便於修理。可以説宏光MINI EV是借助「容易損壞,但容易修理」這一精簡的設計思路實現價格破壞的純電動汽車。

 

       最高端版在駕駛席裝有氣囊,也配備空調。儀表板和座椅等內飾似乎也保持了與價格相稱的質感。在私有地點進行試駕的山本真義教授評價稱,「在乘坐舒適性上並未感到缺憾」。

 

      上汽通用五菱將宏光MINI EV稱為「代步車」。瑞穗銀行的主任研究員湯進分析稱,該車型正在抓住在中國地方城市和農村每年銷售約100萬輛的低速純電動汽車的需求。

 

      在中國有些地區連加油站都不完善。居民將能在自己家充電的低速純電動汽車用於代步。宏光MINI EV成功成為完成這一作用的汽車。

 

     作為中國的上海汽車集團和美國通用汽車(GM)等的合資企業,上汽通用五菱原本就在低價格車領域具有優勢。宏光MINI EV徹底分析地方城市和農村的低速純電動汽車的性能和價位,體現到開發中。

 

  主要零部件由中國企業壟斷

 

      在日本目前事實上無法商業進口和銷售宏光MINI EV。原因是需要在日本改裝,獲得安全性認證等,難以實現盈利。但是,該車型在兩個側面正在給日本的純電動汽車産業造成衝擊。

 


    

       其一是並未採用日本製造的零部件。從純電動汽車零部件來看,作為動力源的鋰離子電池的價格最高,但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等中國企業壟斷供貨。驅動馬達也由寧波雙林汽車零部件等中國2家企業提供。

 

       在半導體領域,歐美企業製造的商品大量被採用,沒有確認搭載日本製造的零部件。作為通用電子零部件的電容器也採用了艾華集團等中國企業的産品,日本企業完全沒有抓住新的商機。

 

        另一個是像宏光MINI EV這樣的小型純電動汽車的需求有可能在全球範圍增加。例如歐洲拉脫維亞的汽車廠商Dartz於4月在宏光MINI EV上增加面向當地的性能,以約130萬日元推向市場。

 

 

       宏光MINI EV的用途和價位接近於「超小型交通工具」。主要指的是大於助動車,但小于普通輕型汽車的1~2座小型純電動汽車,作為環境負荷低的城市內交通工具,在全球受到關注。在日本,豐田2020年12月面向法人和地方政府推出的「C+pod」屬於這一類。

 

      可以説上汽通用五菱通過宏光MINI EV的走紅,結果在超小型交通工具領域也積累了開發經驗。有可能形成瞄準正規純電動汽車的日本汽車廠商無法涉足的市場。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亞洲技術擔當部長 山田周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