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普及催生中國郊區消費
2014/06/26
農家樂如雨後春筍
廣東省廣州市的公司職員梁良(35歲)在6月第一個休息日,和2個網球愛好者圍坐一起吃著雞肉和蔬菜菜餚。這家餐飲店位於廣州市北部白雲區的農村主幹道路沿線。「食材新鮮,周圍充滿自然景色。這是最美的時間」,大口吃著雞肉的梁先生顯得笑逐顏開。
![]() |
週末到郊區農家樂吃飯的廣州市民 |
據中國國家旅遊局統計顯示,全國有170萬家農家樂。私家車的普及推動了農家樂的迅速增長。中國新車銷量2013年超過2千萬輛,私家車的保有量突破了1億輛。城市居民的居住地區和消費行動已經開始從城市中心擴大至郊外。
在廣州市等大城市郊外的主幹道路沿線,銷售當地蔬菜的店舖和大型傢具店也開始增加。大型傢具企業吉盛偉邦在廣州市郊外的番禺區運營著包括倉庫等在內總面積16萬平方米的大型門市。而在總部所在的上海市郊外的青浦區,計劃建立更加巨大的門市。
四川大學教授李蔚根據海外的統計認為,「在每人平均GDP(地區生産總值)超過1萬美元的階段,零售業開始向郊外發展」。同時還認為中國大城市正處在這個初期階段,在今後3~5年裏,郊外的大型購物中心可能大量湧現。
伊藤洋華堂此前一直在內陸地區大城市四川省成都市的中心地段開店,今後將到郊外開店。
作為距離市中心20公里以上的購物中心的旗艦門市,伊藤洋華堂「溫江店」 1月開業。當地媒體稱之為伊藤洋華堂在成都的第一個郊外門市,在備受關注的這家門市周邊,高級公寓開發剛剛啟動,進入地下停車場的汽車幾分鐘才有1量,顯得門庭冷落。
但是,自1997年進駐時就一直觀察成都的伊藤洋華堂中國區總代表三枝富博説:「如果考慮到住宅用地的擴大和私家車的普及勢頭,3年後將走上軌道」,絲毫不感到擔憂。住宅用地以經常超過預測的速度向郊外擴大,而成都市2013年底的汽車保有量為2008年底的3倍以上,達到336萬輛。伊藤洋華堂計劃搶在其他企業之前進駐郊外有潛力的地區,以鞏固地位。
停車場車位將超過3000個
![]() |
此外,美國大型零售企業沃爾瑪也在關閉因競爭激化而出現盈利惡化的城市中心地段門市,而積極在郊外和新興中小城市擴大開店。
中國尚未像日本那樣,出現郊外道路沿線遍佈餐飲連鎖店和男裝店的情況,但目光敏銳的網際網路企業已經著眼於「路邊消費」的擴大而展開行動。
在中國,最大電子商務企業阿里巴巴集團和騰訊控股進入今年以來,分別決定收購和投資向智慧手機車載導航儀軟體等提供地圖資訊的國內企業。目前正在探討的模式是,推動消費者通過車載導航儀等獲取餐飲店和零售店的位置,然後向店舖收取費用入。
(桑原健 廣州、北澤宏之 東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