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鐵寶鋼恩仇記(上)不能放過寶鋼
2022/03/25
2021年9月底,日本製鐵與豐田持續半年的協商以破裂告終。「我們要起訴豐田」,日本製鐵做出的結論讓經濟界大為震驚。
![]() |
以恢復鋼鐵主導權為目標的橋本加快改革步伐 |
豐田掌門人措不及防,在日本製鐵即將決定起訴前打電話懇求:「能不能重新考慮一下」,但未能消除雙方的隔閡。沒過多久,日本製鐵就做出了起訴豐田的決定。
![]() |
日本製鐵與豐田等企業陷入電磁鋼板訴訟糾紛 |
豐田是日本製鐵的第一大客戶。不僅供應量大,而且兩家企業跨越行業界限,齊心協力實現了共同發展,這一點已是眾所週知。豐田身後總有日本製鐵相隨,這種「主從」關係已持續多年。這次日本製鐵卻突然與自己的主人拔刀相向。
向最重要的客戶「開戰」
日本製鐵眼裏的問題是名為「無取向性電磁鋼板」的特殊鋼板。這種鋼板在施加電壓後,對電流起到決定作用的結晶方向會四散分佈,被認為是純電動汽車(EV)和混合動力車馬達不可缺少的材料。
雖然這種鋼板的用量比普通鋼板少,但被稱為日本製鐵技術實力的象徵,在全球向EV轉型的潮流下,該産品備受關注。日本製鐵正在進行大規模增産。
日本製鐵認為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旗下的寶山鋼鐵公司侵犯了其電磁鋼板專利權。日本製鐵多次通知對方,要求停止擅自使用該專利的行為,但都石沉大海。於是決定起訴寶鋼,但實效性卻被打上問號。
「只能連同豐田一起起訴」,日本製鐵社長橋本英二提出了一個讓公司內外震驚的解決方案,那就是連同豐田一起列入起訴對象。之前日本製鐵也曾再三要求豐田停止使用寶鋼生産的電磁鋼板。圍繞電磁鋼板,日本製鐵曾以其他理由起訴過南韓浦項製鐵(POSCO),但毋庸置疑,把最重要的客戶豐田一同告上法庭,可謂是一個破天荒的決定。
雖然橋本英二自己曾在公開場合稱「沒有猶豫過」,但也坦率地表示,「其實直到幾天前還猶豫不決」。是什麼驅使橋本做出這樣的決定呢?背景原因是地位下降的腳步聲正在逼近日本製鐵。
1970年,由八幡製鐵和富士製鐵合併而成的新日本製鐵誕生,它是日本製鐵的前身。當年其粗鋼産量超過美國鋼鐵(US.Steel),首次躍居世界第一。新日鐵旗下的君津製鐵所當時剛剛投産,是日本國內第一家接近市場地處臨海地帶的製鋼廠,1971年3座高爐建成投産後,奠定了堅如磐石的地位。
君津製鐵所的高爐由3座縮減至2座
但是,後來接連發生兩次石油危機,日本泡沫經濟崩潰,鋼鐵行業迎來漫長的「寒冬期」。新日本製鐵復甦是在2000年代初中國經濟開始快速增長以後。
橋本英二是在1979年新日本製鐵即將進入寒冬期的時候入職的。在鋼鐵寒冬越發嚴重的1990年代,橋本英二因海外銷售業績出眾而嶄露頭角。他説:「我每天一邊撥動地球儀,一邊絞盡腦汁地思考什麼地方存在産品熱銷的商機」。於是進軍了當時對日美歐鋼企來説還是未開化市場的印度和東南亞。這奠定了「新日本製鐵熱軋捲材在新興國家具有優勢」的基礎。
自2000年前後起,與新興企業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新日本製鐵和橋本英二所處的環境發生巨大變化。1998年,新日本製鐵的世界首位寶座被南韓浦項製鐵奪走,2006年米塔爾鋼鐵(Mittal Steel)收購了歐洲阿塞洛(Arcelor)。在此期間,君津製鐵所的粗鋼年産量首次突破1000萬噸,成為名副其實的亞洲代表性大型煉鐵廠,但新日本製鐵又開始惴惴不安,害怕被米塔爾收購。
2012年新日本製鐵與住友金屬工業合併,但中國國營鋼鐵廠商也開始了大規模重組,新生的日本製鐵存在感並沒有提高。就像是證明這一點一樣,君津製鐵所的高爐從3座減少到了2座。現在日本製鐵已對世界第五的地位非常滿足了。
日本製鐵長期處於排名下滑的狀態。橋本英二説,如果連視為命根子的技術都被奪走,那麼「作為原材料企業的生存基礎就有危險」。這就是他認為面對豐田也不能絲毫退讓的理由。
不過,橋本英二並非現在才開始採用鷹派的強硬做法。2014年,圍繞巴西大型鋼企Usiminas的經營權,他與阿根廷企業展開了攻防戰,這一事件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每次談判都演變成激烈的爭論。據説橋本總是先在筆電上寫下很多英文「髒話」再去參加談判。這是為了給對方留下這樣的印象:與之前奉行消極主義的日本製鐵不同,這次絕對不會妥協。最後,他讓對方接受了一開始遭到拒絕的日本製鐵的主張,達成了和解。
其實,橋本英二對豐田也會採取強硬做法的警惕性觀點很早就已擴散開來。日本製鐵每年與豐田針對鋼板價格進行兩次「高端談判」。雖是私底下的當面談判,但談判確定的價格不僅會影響汽車,還會影響整個鋼材行業,因此備受産業界關注。
2019年就任社長後,銷售出身的橋本英二在公司內部經常提到「銷售力」這個詞,並採取了強硬的漲價措施。2021年度上半年提出大幅漲價2萬日元,漲幅相當於總價的約3成。漲價幅度創半年數據新高。
當然,豐田拒絕了這樣的漲價要求,談判陷入僵局。橋本英二公然表示,「認為自己賺錢就萬事大吉的想法太不講道理」,一步也沒有對豐田退讓。
技術實力的象徵
由於漲價效果,日本製鐵的業績呈現出復甦趨勢。2021財年(截至2022年3月)的合併凈利潤預期將達到5200億日元,創歷史新高。橋本改革正在使日本製鐵發生巨大變化。但是,激發橋本的並不是單純的利潤至上主義。
汽車用鋼板本來就比其他鋼材利潤低。原因是需要根據豐田等企業的要求從開發階段開始精心打造。日本製鐵從具體的成分階段開始打造,生産出了強度高而且容易加工的「豐田款」鋼板。作為核心工廠的君津製鐵所與相鄰的研究所聯手,共同打造出了鋼板的形狀。因此,日本製鐵大量投入無形資金和人力打造了汽車鋼板。代表這種技術實力的産品就是本文開頭提到的電磁鋼板。
不過,對於橋本英二來説,真正的「敵人」並不是豐田。其原因是,雖然橋本作為鷹派採取了打官司的強硬措施,但他認為,雙方長期以來建立的蜜月關係不會從根本上發生動搖。但橋本對周圍的人説過:
「不能放過寶鋼」。
這句話的背後,不僅隱藏著對掌握世界鋼鐵行業主導權的中國企業的威脅,而且還包含日本製鐵和寶鋼兩家企業持續近40年的合作歷程。把手伸向日本製鐵的技術、阻擋在日本製鐵前面的寶鋼,顯然是日本製鐵這位師傅親手帶出來的。這是中日兩國圍繞鋼鐵發生的故事,主角是君津製鐵所。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湯前宗太郎 杉本貴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