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製鐵起訴豐田背後的産業間諜事件
2021/10/19
澀谷高弘:日本製鐵10月14日以侵犯用於電動汽車馬達的電磁鋼板的相關專利權為由,向東京地方法院起訴了豐田和中國鋼鐵企業寶山鋼鐵。日本的大型企業、尤其是原材料廠商起訴客戶的專利訴訟極為罕見。是哪些因素推動了日本製鐵的行動呢?在受到期待的去碳化技術「電磁鋼版」的激烈交鋒中,中國和南韓的産業間諜暗中活動的過去歷史浮出水面。
同一日下午,在日本製鐵以專利侵犯為由起訴豐田的消息傳出之後,驚訝的聲音在産業界擴大。在智慧財産權的世界裏,諸如2011年至2018年持續的美國蘋果和南韓三星電子圍繞智慧手機的世界規模的專利訴訟,領先的歐美企業敲打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企業、或歐美企業之間相互鬥爭的情況很多。
日本企業之間的專利訴訟涉及經濟安保
日本企業,尤其是産業界有代表性的大型企業之間因侵犯專利而打官司的情況極為罕見。原本日本自1970年代至2000年代中期,屬於世界最多的專利申請大國。2020年日本的專利申請件數接近30萬件,僅次於中國的約140萬件、美國的約65萬件,排在世界第3位。
另一方面,日本國內的專利訴訟每年僅為170起左右(2017年),只有美國的20分之1以下、中國的約100分之1,處於極低水準。在專利大國日本,專利訴訟為何如此稀少呢?當然並非日本企業不存在專利侵犯,而是在一般情況下通過警告或私下談判加以解決。
![]() |
如果對方是客戶企業,在避免爭端的前提下維持交易是優先考量,與競爭企業之間也存在相互允許智慧財産權使用的「交叉授權協議」。如果發展為爭端,存在彼此都無法製造産品的風險。
此次,日本製鐵打破這種「常識」,與競爭企業寶山鋼鐵乃至最大客戶之一豐田打起了官司。原因之一在於,電磁鋼板是用於電動汽車馬達的去碳化時代的關鍵技術之一。今後,全世界將湧現龐大的需求,同時還被視為與半導體等並駕齊驅的經濟安全保障技術。電磁鋼板需要經過特殊的製造工序,製造困難,要維持品質的穩定,需要自主技術和經驗。從日本製鐵的角度來看,這是不可能輕鬆製造的産品。
對於面臨南韓和中國的鋼鐵企業的成本競爭的日本製鐵來説,電磁鋼版是高附加值産品之一。對於寶鋼持續製造存在專利侵犯嫌疑的産品,並向豐田供貨,無法視而不見。不僅是作為生産商的寶鋼,還起訴了作為客戶的豐田,或意在牽制其他汽車廠商。
圍繞電磁鋼板技術的日中韓的暗戰
在日本製鐵的罕見決定的背後,圍繞電磁鋼板的過去技術外流的慘痛回憶也忽隱忽現。這是在1980年代以後日本製鐵的電磁鋼版技術被南韓和中國的産業間諜違規竊取的事件。
2012年4月,新日鐵住金(現在的日本製鐵)表示,「有關電磁鋼板的本公司的商業秘密資訊被竊取」,以違反《不正當競爭防止法》為由向東京地方法院起訴了本公司的前技術人員和南韓鋼鐵大型企業浦項製鐵公司(POSCO)。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