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車企在中國(中)豐田展開反擊

2018/05/18


  豐田將在起步較晚的純電動汽車(EV)領域展開反擊。決戰的地點是中國。到2020年,將以在中國生産為前提,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在華推出首款豐田品牌的純電動汽車。豐田曾固執地堅持以擅長的混合動力車(HV)為中心、全方位拓展業務。如今,卻透露出先在成為純電動汽車主戰場的中國積累經驗,再將其用於拓展全球市場的想法。

     

在北京國際車展上宣佈推出純電動汽車的豐田專務董事小林一弘

         

  「到2020年在中國市場推出以‘C-HR/奕澤(IZOA)’為基礎的純電動汽車」,在北京國際車展的媒體説明會上,豐田的中國本部長、專務董事小林一弘如此表示,隨後會場一片騷然。這是因為這一表態顯示出,在崛起的市場的推動下,豐田也終於將轉為積極發展純電動汽車。

  

  豐田提出的目標是,力爭到2030年將混合動力車(HV)等電動車輛的銷量提升至超過550萬輛,佔到豐田全球總銷量的50%以上。

  

  其中,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車(FCV)之和僅為逾100萬輛,主力仍是混合動力車。有豐田的高管表示,雖然純電動汽車的開發歷史很悠久,但「現狀是難以盈利。對於用戶來説,也存在續航距離和充電等不便」,因此優先級被排在後面。

   

  中國推出新規定

    

  但根據中國定於2019年實施的新能源車(NEV)規定,車企必須製造和銷售一定數量的新能源車。豐田具有優勢的混合動力車並未包含在新能源車之內。如果未達到要求,豐田需要向達成要求的其他車企購買「積分」。

     

      

  為進行應對,豐田將在中國全球最早啟動插電式混合動力版(PHV)「卡羅拉」和「雷淩」的生産。在純電動汽車方面,合資對象廣州汽車集團(廣汽)2018年內將向豐田供應廣汽品牌的SUV「ix4」,在豐田的銷售店銷售。即使是暫時渡過了難關,但考慮到大型汽車廠商紛紛投放純電動汽車的現狀,豐田也有必要進行正面應對。

      

  在本屆北京車展上,一點也感受不到豐田對純電動汽車採取消極姿態。豐田宣佈,將在2020年前以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為中心追加發佈10款新電動車。2020年之後,將在日美歐、中國、印度市場投放超過10款純電動汽車。

      


       

  豐田的中國本部長、專務董事小林一弘一方面強調此前的方針並未改變,但同時也承認「和其他地區相比,中國限制更嚴格,競爭也更激烈。在純電動汽車方面,必須率先採取行動」。透露出如果豐田正式發力純電動汽車,希望把在中國推出的純電動汽車作為全球純電動汽車戰略的發射臺。

   

  豐田的合資對象廣汽和一汽在2018年年中將共同推出的新款小型SUV車型C-HR/奕澤。該車活用豐田的「TNGA」生産方式,將以年輕人為中心拓展用戶。還將以這款戰略車為原型,自主研製純電動汽車。

   

  2017年秋季,豐田與馬自達、電裝等企業成立了開發基礎技術的公司。新公司匯集了經營資源和技術人員,以提高開發速度,降低未來的風險。豐田此前給人以雖然擁有純電動汽車的技術,但是在産品化方面慢人一步的印象。豐田將力爭消除這種負面印象。此外,電池等核心零部件的採購被認為有可能成為量産純電動汽車的課題,豐田還希望通過新公司推進核心零部件的採購。

    

  電池生産也將擴大

    

  在作為電動車核心技術的電池、變壓器、驅動裝置方面,豐田將在中國擴大本地化生産。豐田的子公司 Primearth EV Energy公司(PEVE)將在江蘇省新建面向混合動力車的鎳氫電池模組工廠。

       

  新工廠預定2020年上半年投産,在華的産能將倍增,增至足夠約22萬輛汽車使用。此外,豐田還討論進一步增強能力,在江蘇省常熟市的研發中心建設評估蓄電池的實驗樓,將在2020年投入使用。

   

  大眾、日産、本田也表明計劃大量投放純電動汽車。純電動汽車用電池的爭奪戰被認為不可避免。預計純電動汽車的開發和量産均將在2020年迎來關鍵時刻。在此之前能否構築純電動汽車的生産體制,推進核心零部件的採購?從現在開始將是與時間的賽跑。

   

  在中國市場上,豐田落後於日産和本田,位居日系第3。寶馬、通用、上汽等中美歐車企也是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為應對中國市場上的激烈競爭,豐田有必要努力向市場彰顯發力純電動汽車領域的姿態。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大本幸宏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