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相繼入局雷射雷達市場
2019/09/04
日本企業相繼涉足高性能感測器「雷射雷達(LiDAR)」。該零件被稱為自動駕駛汽車的「眼睛」。京瓷預計在2020年春季供應試製品,最早到2025年啟動量産。雷射雷達被視為實現無人操作高度自動駕駛的重要零部件,歐美企業在該領域保持著領先,但日本企業將通過價格控制在一半以下,以期後來居上。日本企業的電機和電子零部件技術更易於在這一領域得到發揮,今後有望獲得較高市佔率。
![]() |
雷射雷達是一項通過紅外線雷射器照射對象物、以光感測器捕捉反射光來測量距離的技術。原本被用於飛機、月球和山地的測量等,成本較高,但與用於感知障礙物的毫米波雷達結合使用,能夠實現更高精度的測量。
京瓷開發的是將雷射雷達和圖像感測器結合起來的感測器模組。據悉,利用MEMS(微電子機械系統)等的控制技術,能夠識別100米之外10釐米見方的障礙物。京瓷的很多核心零部件實現了自産,而且無需使用高價的後視鏡等,將價格控制在50萬日元以下,不足現階段競爭對手的一半。該公司的試驗顯示,與競爭産品相比,京瓷的精度提高6倍以上,比雷射雷達專業製造商美國Velodyne Lidar的精度更高且價格低廉。
![]() |
京瓷將在2025年量産雷射雷達感測器模組 |
汽車的自動駕駛大體上分為5個級別,現在需要人類操作的1~2級已經實用化。3級~5級幾乎不需要人類的操作,但要立體掌握周圍狀況,雷射雷達的檢測水準精度不可或缺。京瓷計劃最早於2020年春季向汽車相關企業供應試製品,到自動駕駛3級正式登場的2025年啟動量産化。
京瓷的智慧手機零部件具有優勢,半導體和電子零部件的銷售額佔整體的4成。由於容易受智慧手機市場變動的影響,京瓷正在加強有望保持穩定增長的汽車相關業務。現在的汽車相關業務的銷售額為2500億日元,佔整體的15%,但將儘早提高至3000億日元。
![]() |
自動駕駛感測器是增長領域。英國IHSMarkit的統計顯示,雷射雷達的市場規模在2014年約為4900萬美元,到2024年有望增至4.7億美元。美國Alphabet旗下的Waymo和Velodyne公司領先,但均處於開發階段,可以説勝負取決於將來。
德國諮詢公司羅蘭貝格的合夥人貝瀨齊認為,「掌握關鍵技術的日本企業將發揮優勢」。今後在提高感測器精度的同時,成本的降低程度也將成為關鍵。
其他日本企業也開始加強有望增長的雷射雷達相關業務。日本電産提出,通過攝像頭和感測器檢測車外情況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相關銷售額到2025年度要達到1000億日元。4月宣佈斥資約1000億日元收購歐姆龍旗下的車載子公司。歐姆龍擁有高檢測性能的遠端雷射雷達技術,將與日本電産的其他感測器技術結合,力爭構建安全性高的系統。
夏普將推動用於CD和監控攝影機的紅外線感測器技術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應用。正在開發用於雷射雷達的紅外線雷射器,計劃年內在福山工廠(位於廣島縣福山市)啟動量産。
在雷射雷達領域,德國博世等大型供應商也在推進開發,如果京瓷等在量産化方面領先,有望掌握一定的份額。不過,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産車僅限於德國奧迪「A8」等部分車型,作為新一代技術能否普及,汽車行業仍有慎重觀點。
此外,替代技術的開發也在推進。NTT正在開發一項誤差10釐米的高精度測位技術,利用車載導航上配備的廉價GNSS(全球導航衛星定位系統)和廉價天線,通過人造衛星推測自車位置。如果實現實用化,與現在的雷射雷達相比,能大幅降低引進成本。雷射雷達能否成為自動駕駛汽車必需的關鍵技術,能夠在多大程度上降低成本或將成為關鍵。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赤間建哉 佐藤雅哉 千葉大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