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材料價格走高,純電動車掀起漲價潮

2022/04/02


       純電動汽車(EV)正在迎來漲價潮。原因是由於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導致的供應風險,電池材料的供求日趨緊張,美國特斯拉等純電動汽車相繼啟動提價。主要原料之一的鎳漲至上年的2倍多。漲至上年6倍的鋰等非俄羅斯産的資源也持續上漲。價格上漲和供應短缺或將成為純電動汽車普及的絆腳石。

 

       「在原材料和物流方面,都面臨重大的通貨膨脹壓力」——特斯拉首席執行官(CEO)馬斯克313日在推特上這樣表示。特斯拉3月中旬在美國將全部車型的銷售價格提高410%,在包括日本在內的其他主要消費國也進行了提價。

 

特斯拉(reuters)

 

       即使在純電動汽車迅速普及的中國,車載電池的供貨量在全球和中國分別排在首位的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自2021年下半年以後也2次提高電池價格。中國媒體報導稱,按2次合計計算,或將導致每輛純電動汽車的成本增加約2萬元。

 

       中國大型車企正在日資企業具有優勢的泰國降低純電動汽車售價,另一方面,隨著電池價格上漲,比亞迪和新興純電動汽車企業小鵬汽車等進行了漲價。美國通用汽車出資、以廉價純電動汽車而聞名的上汽通用五菱汽車也在324日將主力車型提價40008000元。

 

       漲價潮的震源是鎳和鋰等用作電池材料的稀有資源的價格上漲。電池被認為佔到純電動汽車製造成本的約三分之一,原材料價格走高直接影響純電動汽車的價格。

        

 

       鎳價的上漲尤其顯著。俄羅斯佔鎳産量的約1成,在用於電池材料的高純度産品領域則掌握2成以上份額,在進攻烏克蘭後,供應風險加劇。作為國際指標的倫敦金屬交易所的3個月期貨價格37日一度漲至每噸55000美元,創出歷史新高。

 

       截至324日鎳價仍超過3萬美元,維持著達到上年2倍多的高價。日本阪和興業的伴野純一指出,「這屬於只有高檔車才用得起的價格水準」。

 


 

       價格上漲不限於鎳。主要産地在澳大利亞和南美的鋰的國際價格也出現上漲。據資源調查公司英國阿格斯媒體(Argus Media)表示,用於電池材料的碳酸鋰的指標價格截至323日達到每噸50萬元,是1年前的約6倍。從用於純電動汽車等的馬達磁鐵的稀土來看,成為高性能磁鐵原料的釹截至323日漲至每公斤約212美元,比上年上漲6成。

 

 

       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的數據顯示,全球稀土産量有6成來自中國,而且用於電池負極材料的石墨也幾乎全部由中國供應,存在著俄羅斯之外的另一供應風險。在尋求擺脫對中國依賴的美國和澳大利亞,政府為國內的生産基地提供資金支援,積極增強國內的供應。

 

       擴大的需求和供給的缺口似乎難以輕易解決。據南韓調查公司SNE Research統計,純電動汽車2021年累計全球銷量約為640萬輛(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動車合計),激增至上年的2倍。電動車佔汽車整體的比率達到8%,較上年的約4%顯著增長。

 

       純電動汽車銷量增加會直接導致資源需求的增加。據國際能源署(IEA)表示,包括用於車內電力佈線的銅等在內,純電動汽車所需的資源量達到此前汽油車的6倍。

 

       此外,天然氣和原油等化石燃料的價格也迅速上漲。為了降低對俄依賴度,脫碳化的戰略重要性正在提高。認為「全球的電動化趨勢將會加速」(伊藤忠綜研的深尾三四郎)的看法佔多數,但需求增長速度超出預期,導致純電動汽車資源緊張這一新問題。

 

       資源價格走高再加上日元貶值,收入增長緩慢的日本的消費者購買力正受到擠壓。如果價格居高不下、純電動汽車的普及遲緩,也會引發阻礙日本邁向低碳社會的風險。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浜美佐、蛭田祥子、廣州 川上尚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