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挑戰被「詛咒」的遊戲影視化

2021/08/25


  索尼集團將挑戰遊戲作品的影視化。拍攝熱門遊戲《神秘海域》(Uncharted)等10款作品的電影或電視劇。儘管遊戲改編的電影很少走紅,在影視行業裏甚至被稱為「詛咒」,但索尼的遊戲和影視團隊將在同一個工作室常駐並攜手挑戰這一業務。為了對抗美國奈飛(Netflix)等大型視頻網站,索尼將以遊戲為王牌,作為內容企業不斷增長。

   

  在作為電影之城而聞名的美國洛杉磯卡爾弗城(Culver City),索尼影視娛樂(SPE)的總部內有一個遊戲公司索尼互動娛樂(SIE)的特別團隊專用的房間。針對正在製作和討論的影視作品,負責影視和娛樂業務的兩家公司的員工晝夜展開討論。

   

   索尼影視娛樂(SPE)索尼互動娛樂(SIE)均為索尼集團內的公司,但負責的業務領域不同,總部相距500公里,以前幾乎沒有這樣的合作。把雙方聯繫起來的特別團隊「PlayStation(PS)Productions」於2019年成立。為了推進索尼互動娛樂(SIE)的遊戲機「PS」的遊戲作品影視化,特別團隊由熟悉兩個領域的人才構成。

       

遊戲畫面全部由索尼互動娛樂(SIE)提供

               

  首先推進的是遊戲影視化的案例研究。研究對象是近年來其他公司影視化的約10款遊戲,還採訪了當事人。結論是「決定成敗的是遊戲製作方和電影製作方的合作」。

   
  例如,如果遊戲製作方只提供授權,基本上不參與影視作品製作,將會使電影忽視原作的世界觀,容易讓粉絲失望。相反,如果遊戲製作方的束縛過於嚴格,將成為缺乏趣味性的電影。      

   

  正因為如此,PS Productions作為兩者的「潤滑油」,居中提供建議和清除問題的萌芽。團隊成員五百旗頭透表示,「電影和遊戲的文化和習慣都不同。意見不統一也時有發生,但希望製作出優秀作品的想法是相同的。希望隨著我們發揮橋樑作用而順利推進」。

              

  索尼影視娛樂(SPE)的首席執行官(CEO)托尼·文西奎拉表示,「為了把遊戲IP(智慧財産權)改編為電影或電視作品,正在與PS緊密展開合作」。

     


       

  預定2022年2月上映的《神秘海域》將成為索尼影視娛樂(SPE)與索尼互動娛樂(SIE)合作的首款作品。作為電影的原作,熱門動作遊戲《神秘海域》在2007年上市,約10年裏系列作品的銷量超過4000萬套。主演起用在電影《蜘蛛人》中擔任主角的湯姆·赫蘭德,據稱總製作費達到1.2億美元。

  

     

  動作遊戲《最後生還者》(The Last of Us)(最初款於2013年上市)和賽車動作遊戲《烈火戰車》(Twisted Metal)(1995年上市)也在製作網劇。包括討論階段在內,索尼將推進10款作品的影視化。

     

  索尼在近30年裏開展遊戲和電影業務,但基本並未涉足遊戲的影視化。原因之一是不同業務之間的壁壘。即使在索尼內部,索尼影視娛樂(SPE)與索尼互動娛樂(SIE)也作為獨立性特別高的業務公司不斷發展。但近年來,包括電子和音樂業務在內,索尼的內部合作加強,阻隔雙方的壁壘降低。

     

      

  索尼影視娛樂(SPE)表示,還存在對電影行業來説「遊戲改編電影的成功率很低,甚至被稱為‘詛咒’,難以涉足」的情況。近年來,《刺客信條》、《古墓麗影》、1993年的《超級瑪利歐》、2001年的《最終幻想》等「知名度高的作品也以失敗而告終」(遊戲公司)。

          

  熱門遊戲具有忠實粉絲,受到很高的期待。但另一方面,如果被改編為影視,容易出現「和遊戲不一樣」等差評。日本映像媒體綜合研究所的代表四方田浩一表示,「如果原作是遊戲,在擁有一定粉絲這一點上有利,但遊戲和電影的市場不同。成功案例很少」。

       

  不過,反覆有效利用著名智慧財産權(IP)是全球娛樂行業的潮流。《鬼滅之刃》的原作是漫畫,繼推出動畫、電影、音樂之後,索尼還計劃推出PS主機遊戲和手機遊戲,借助1個IP多方位賺錢的機制正在形成。

                         

  在全球娛樂行業,迪士尼和奈飛等線上視頻平臺提供商的影響力提高,僅1家的年製作費就超過1萬億日元。

      


           

  對於缺乏發行平臺、在規模上處於劣勢的索尼來説,豐富的自主遊戲IP是其他公司沒有的武器。即使充滿困難,索尼也要使旗下兩家業務公司的合作取得成功,是由於擔心在內容競爭中落後於人。

        

  最近十多年,屬於索尼祖業的電子業務大幅縮小。另一方面,通過在遊戲、音樂、電影等娛樂領域的併購等不斷增長,如今這些業務賺到營業利潤的6成。索尼將開闢遊戲影視化的道路,進一步加強作為內容企業的地位。

    

  索尼的會長兼社長吉田憲一郎表示,「獨立於平臺提供商的地位將成為優勢」,這個説法在製作出優秀內容的基礎上才能成立。如果不提高作品的魅力,索尼與屬於影視作品提供對象的發佈平臺提供商的談判能力有可能下降。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伴正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